中金财富期货早盘视点(2023年11月30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3-11-30 点击数:
【宏观策略】宏观面无明显变化。美联储褐皮书称,美国经济活动自上次报告发布以来放缓,劳动力需求继续放松,物价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但仍然偏高,整体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和通胀方面的表现符合预期,大宗商品维持震荡,以铜为代表的全球性顺周期品种已经陷入半年以上的震荡行情。目前中外宏观的典型特征都是“政策友好,经济平淡”,这种组合下,大部分工业品向上则会面临明显压力,下方存在支撑。对于近期持续大涨的黑色系,注意其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注意追高风险。
【股指期货】两市震荡回落,近期大涨的北交所指数大幅回落,两市成交量维持低位,北上资金流出。近期核心蓝筹走势非常低迷,其超预期弱势的走势无法用宏观经济和流动性解释,而是与市场的信心和情绪密切相关。我们认为目前市场情绪的低迷需要外力或者政策打断。从中期的角度看,指数回落后仍将存在较好的中线买入价值,建议场外投资者关注相关机会。
【贵金属】国际金价距离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核心驱动在于近期全面铺开的“加息终止、降息开启”的预期。研究历次美联储降息周期会发现,以停止加息前90交易日为原点,关注180个交易日区间的金价指数化走势可以发现。在开始降息前50交易日到开始降息后35交易日这个区间,金价往往上涨,平均的涨幅均值在12.5%左右。我们认为黄金市场正在交易这个逻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黄金即使突破历史新高,最大的驱动即美元信用崩溃短期内无法实现,目前位置追涨意义不大。
【碳酸锂】目前碳酸锂过剩的中期事实普遍被市场接受。盘面上看,下游主动去库存,采买碳酸锂原料的意愿不强。原料矿石价格跌势延续,原料端强势不再。中长期来看碳酸锂是过剩的,所以会出现价格重心下移,倒逼高成本供应退出的情况。碳酸锂已经开始较为充分交易中期过剩的事实,且有向超跌趋势蔓延,建议耐心等待下跌完成。
【锌】矿端趋紧格局愈发明显,加工费下移,但冶炼厂利润尚且处于高位,炼厂生产积极性较大,除常规检修外,炼厂基本维持满负荷生产,进口锌超预期,在国内锌锭供给高位的背景下,进口货源仍有补充,加大市场过剩预期。国内关于房地产的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新一轮万亿投资或将出台的消息不断,叠加房地产50家白名单、“三个不低于”,房地产在政策支持下,终端消费边际回暖。短期锌价高位回调,但中期矿端收紧逻辑较强,维持逢低多思路。
【铜】受美联储官员鸽派讲话影响,LME铜价升至逾两个月高点。ICSG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全球铜精矿累计产量1641.7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70%。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我国铜矿砂及其精矿累计进口量为2266.28万吨,累计同比增长9.32%。全球铜矿产量较去年小幅增长,而国内铜矿进口量增速远高于全球铜矿产增速,且港口库存较去年有明显下降,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2023年国内冶炼需求旺盛。1-11月累计产量预计为1048.11万吨,同比增加11.36%,增加106.9万吨。需求端,现货高升水对下游生产形成一定限制,精铜杆企业开工率有所回落。铜价或仍维持区间运行,主要区间67000-68500。
【钢材】近期铁矿及焦炭价格松动,钢材成本支撑减弱,同时地产政策对情绪的提振在减弱,近期钢价承压下行。我们认为原料整体估值偏高,还有较大的下行空间,但由于原料下行导致吨钢利润的改善,预计钢材产量还会维持高位,导致原料价格下行的过程不会太顺畅。
【铁矿石】近期发改委多次喊话铁矿石,并深入实践调研,我们认为监管的步伐不会停止于此,应注意监管加码的相关消息。尽管如此,矿价的下行不会过于顺畅,一方面监管的动作较为谨慎,时间战线较长,另一方面铁矿基本面偏紧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矿价在反复中下降的可能性大。
【工业硅】近两日,广期所仓大大规模流出,两日净流出共计47290吨。今日是仓单注销日,生产日期在9月份以前的仓单将无法重新注册,我们预计将有大规模仓单流出。尽管这些仓单库存流入到现货市场需要时间,但依旧会对现货市场产生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短期对硅价不看多。
【原油】面对全球原油需求疲弱的担忧,市场预期OPEC及其盟友大概率延长乃至深化减产措施,令油价走势从下跌中企稳。对于OPEC+成员国而言,对高油价的诉求是该组织的共同利益,但各国话语权和目标价位相差很大。减产的领导者沙特为支持其“愿景2030计划”,需要国际原油价格维持高达85美元/桶,而最重要的盟友俄罗斯在60美元/桶的价格上即可获得满意的利润。市场影响力上,产量最大的沙特和俄罗斯担负起限产稳价的主要任务,而一些原油产量占比较小的成员国,则希望扩产来实现高油价红利的最大化。由此可见,OPEC+联盟作为一个纪律约束较为松散的组织,深化减产一旦涉及到具体成员国的配额问题,往往容易产生内部矛盾,本次会议推迟就是为了解决非洲产油国在产量目标上的分歧。综合来看,短期关注供应端减产可能带来的支撑,中长期油价重心或较前期有所下降。
【橡胶】橡胶下游行业整体运行较为平稳,但随着时间推移,预计需求端走弱态势将会愈发明显。从近期统计来看,轮胎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稳中存在差异性分化,其中半钢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延续稳定,全钢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有进一步走低预期。前期半钢胎主要受外贸订单支撑,厂家库存储备低位,短期排产计划仍将维持高位。然而,全钢胎企业整体库存水平高位累积,令走货销售压力山大,为缓解成品库存连续数周积压的状况,部分企业采取主动限产降负计划。因此,国内全钢轮胎开工率显著低于半钢轮胎,并对轮胎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形成拖拽。随着需求端进入年终传统淡季,轮胎配套、替换市场需求走低,圣诞节备货结束后海外订单也开始下滑,国内轮胎企业生产采买活动转弱,未来将体现在青岛地区天然橡胶库存的累库拐点上。
【尿素】作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农资产品,尿素保供稳价工作深入要求开展,打破了数月以来强势上涨的趋势,前期高位区间具有较为有效的参考意义。从政策调控的角度出发,在氮肥生产和淡储的重要节点上,要求在销售价格尤其出口等方面进行调整,期货市场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度投机,促进金融服务实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期现市场政策导向的基调下,尿素市场多头为王的情绪已经发生扭转,尿素价格很难有进一步上行动力。不过,目前正值北方淡储采购以及复合肥企业备货的时间窗口,尿素价格止涨回调后,低价货源成交情况得到改善。刚需支撑叠加部分装置停车检修的扰动,尿素盘面具有一定的抗跌能力,短期走势或仍将有所反复。
【豆类基本面】因巴西恶劣天气威胁作物生长,周三CBOT大豆期货市场小幅收高,盘中豆油和豆粕小幅回落。巴西降雨分布不均,北旱南涝现象正在降低大豆产量前景。农业咨询公司AgRural表示,截至上周四,巴西大豆种植率为74%,远远落后于去年同期的87%,创下8年来最低水平。近日多家机构下调巴西大豆产量预估值,其中农业机构DatagroGraos将巴西大豆产量预估从10月的1.63719亿吨下调至1.56573亿吨,降幅为4.4%。目前来看,即使巴西产量减少2000万吨,仍会超过5年均值水平,阿根廷大豆增产幅度预计超过2000万吨。全球远期大豆供应整体宽松,可在一定程度上承受主产国可能出现的减产。此外,追踪19种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周三上涨0.646%,大宗商品市场在原油的强势提振下整体走势偏强。
【大豆】随着中储粮收购政策落地,产区豆价逐渐企稳回升,净粮入库价多在2.51元/斤左右。目前各库累计收购量逾20万吨,部分库点已经完成计划收购任务,11月初以来多场降雪阻碍运输,加上豆价低于农民预期,大部分新豆仍在基层,国储收购成为支撑东北豆市的主力军,贸易商入市积极性不高。周三豆一期货市场止跌回升震荡收高,在国家可能补贴油脂压榨企业的传闻中重回升势。当前国产大豆市场高度依赖政策,在食用大豆供大于需的基本格局下,收储政策可起到托底作用。对压榨企业实施补贴政策,有助于提高国产大豆需求,缓解供应过剩压力,但具体的补贴对象和补贴范围会对市场产生不同效果,需要等政策落地后具体分析。夜盘豆一期货市场表现偏弱,今日有望延续震荡行情。风险提示:产区大豆现货表现和获利回吐压力。
【豆粕菜粕】周三国内豆粕现货报价基本持稳,沿海豆粕报价多运行在3900-4000元/吨之间,其中张家港报价3900元/吨,天津报价4000元/吨,东莞报价3910元/吨。各地菜粕现货报价小幅回落,东莞报价下跌10元/吨至2890元/吨。进口大豆和菜籽到港量攀升,油厂开工率提高,下游采购意愿不高,豆粕库存小幅回升,基差继续收窄,油厂缺少提价动力。周三国内粕类期货市场震荡收低,来自现货市场的弱势影响较为突出。进口大豆和菜籽到港压力陆续兑现,南美天气炒作行情不够连贯,国内豆粕和菜粕期货市场维持震荡偏弱状态。夜盘粕类期货市场弱势震荡,今日有望延续震荡调整状态。风险提示:现货价格和库存表现以及南美天气变化。
【油脂】周三CBOT豆油市场小幅回落,原油走强起到部分提振作用。周三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市场震荡收低,马币走强和印尼积极抛售令棕榈油市场承压回落,市场等待11月全月产量和出口等相关数据。此前的分段统计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下降,出口回升,有望缓解库存压力。国内油脂方面,三大食用油库存总量维持高位,进口大豆和菜籽近期供应较多,油厂开工率提高,下游需求平稳,有望继续推高油脂库存。周三国内油脂期货市场冲高回落整体收低,人民币走强削弱进口成本,现货需求不足引发空头抛售,棕榈油期货领跌,豆油和菜油期货纷纷结束近日反弹势头承压回落。夜盘油脂期货市场小幅回升,今日有望维持震荡行情。风险提示:外部油脂市场走势和国内商品整体表现。
如有期货开户需求可点击 http://c.suo.nz/8gcmQ 下载中金财富期货APP开户
期货业务咨询可联系客服热线:400108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