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财富期货早盘视点(2023年3月21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3-03-21 点击数:
【宏观提示】欧洲央行和监管机构出面澄清欧元区的规则仍是股权先于AT1债券承担损失,欧美股市转涨,大宗商品也震荡回升。欧美银行业危机并未完全消散,CDS市场开始关注德银;摩根大通、花旗等美国大型银行向第一共和银行注入300亿美元流动性,存款外流已基本停止,但是市场认为这只是短期解决方案,新增存款可能避免储户挤兑,但没有增加银行股本,市场的风险情绪未完全缓解。美联储议息会议在即,美联储是否停止加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整体看当前宏观扰动因素对市场影响依然较大,建议耐心等待波动结束。对于欧美的银行业问题,我们认为难以演变成实质性危机,工业品大幅回落之后,建议关注基本面改善品种的买入机会。
【股指期货】两市冲高回落,尤其是中字头板块因短期内涨幅过大回落对指数影响较大,但是新能源赛道板块连续大跌之后有所回升,市场走势整体仍显温和。自2月份以来,我们认为这轮始于去年11月以来的修复行情将过渡到震荡行情,而目前指数的走势的确如此。预计短期内指数仍有望震荡,目前阶段内主要的策略仍是关注显著调整之后的买入机会。
【贵金属】黄金在银行业危机的影响下大幅回升到2000美元之上,但是随后冲高回落。美联储议息在即,市场认为美联储面临是否加息的艰难决定,美联储也必须在通胀担忧与对银行业动荡溢出效应的新担忧之间取得平衡,因此短期内加息幅度以及是否加息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因银行危机导致的金价上涨,其幅度已经很大程度price in到金价。因此对于黄金,追高有风险。
【铜】市场避险情绪主导,有色金属全线下挫。随着欧洲央行采取就救援措施,铜价价格出现反弹。目前秘鲁铜矿的供应扰动有所恢复,国内冶炼厂产量也在增加,低库存且库存去化对铜价依然有较强的支撑。目前进口铜尚未大量流入,在盘面下跌的刺激下,下游积极补货,现货升水直线走高。传统消费旺季来临使房地产与基建领域订单增多,3月铜材企业产能开工率环比升高。整体来看,当前压制铜价走势的最主要因素是海外银行业风险发酵。目前已进入3月季节性旺季,且全球铜低库存依然对铜价有支撑,铜价下跌空间有限。
【锌】瑞信暴雷,使得海外市场风险偏好骤降,有色价格出现集体走弱,锌价开启疲弱走势。随着冶炼厂产能逐渐释放,且矿进口利润较差,进口矿补充有限,锌精矿原料库存天数呈现下降态势,国产TC进一步下调150元/吨至5300元/吨。需求端看,北方环保限产恢复,镀锌企业开工率小幅提升;大型企业开工好转带动压铸锌合金开工率回升,但终端消费无显著改善;下游销售尚可,氧化锌开工小碎步上行。近期锌价走势受宏观驱动,市场情绪反复下 加大锌价波动,当前海外宏观仍具一定不确定性,短期锌价低位震荡修整。
【钢材】海外银行危机仍在蔓延,市场避险情绪浓厚。此前钢价曾突破前高,导致获利盘较多。在避险情绪的驱使下,多头开始离场,数量不断增加。本周四美联储所召开的议息会议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海外银行危机的走势。我们认为,在短期内,受避险情绪推动,市场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
【原油】目前,原油市场定价逻辑已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预期和风险情绪。从硅谷银行到瑞士信贷,这场银行体系危机或演变为西方经济衰退的前兆,虽然听起来有些反应过度,但关于流动性枯竭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鉴于银行业危机加重了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美联储自然应该重新审视其行动方案,投资者正在交易加息路径改变的预期。很多业界人士批评,认为美联储应立即停止加息步伐,并检讨一下他们的分析模型。毕竟他们面对的是全球最发达最复杂的经济金融体系,不能简单地把高利率和低通胀划等号,持续激进的加息并不是降低通胀率的最优解,这种理想化又简单粗暴的做法只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根据芝商所(CME)的FedWatch工具,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接下来加息25个基点至4.75%-5.00%区间的概率为65.7%。在关注美联储本周召开议息会议的同时,应对系统性风险给油价增添的潜在波动保持谨慎。
【橡胶】沪胶本轮超跌行情主要受外围市场恐慌盘影响,实际现货价格波动并没有那么大,但在未来两三个月内,橡胶供需平衡大概率将转向宽松。上游供应方面,泰国气温较低产量减少,国内云南、海南产区仍处于停割状态。预计3月底至4月部分地区将逐渐开割,二季度新一轮割胶季全面展开,届时胶价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下游需求方面,国内轮胎新订单增长放缓,产能利用率高位运行状态或难维系,部分企业成品库存再次累积,对原料橡胶的采购需求不足,多以消化前期储备为主;非轮胎制品类需求长期低迷。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终端汽车市场销量呈触底反弹态势,但回暖程度暂时有限,消费复苏仍有待验证。预期沪胶盘面在超跌修复后将迎来长期磨底阶段,继续以低位区间震荡思路为主。
【尿素】国内尿素价格暂时受旺季需求支撑保持坚挺,但与此同时国际尿素市场已经大幅走跌,和去年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回顾尿素出口受法检限制以前,中国尿素出口量基本维持在年均500万吨以上,2021年10月法检启动以后尿素出口大幅下滑,但由于2022年内外盘顺挂出口利润较好,国内部分企业仍有一定辗转出口的情况。然而,今年国际尿素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其中印度到岸价330美元/吨,远低于国内主流市场价2700元/吨。国内尿素出口基本多集中在下半年,结合我们此前论述,2023全年尿素走势大概率前高后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依靠印标等出口提振尿素需求的希望渺茫,后期国内尿素供需料将持续偏宽松。
【豆类基本面】欧美多家央行采取措施支撑金融业信心的努力缓解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美国和欧洲股市以及能源价格止跌回升提振市场情绪,周一CBOT 大豆期货市场先抑后扬止跌回升,盘中豆粕下跌豆油上涨。俄罗斯同意将黑海谷物协议延长60天至5月18日,为预期期现的一半,可能为到期时能否续签增添变数。目前巴西大豆收割进度已过六成,本年度巴西实现创纪录产量基本成定局,对国际市场的供应能力已大幅提升。随着月底临近,市场的关注点将转向美国农业部对2023年美豆种植面积的初步评估。追踪19种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周一上涨0.20%,该指数跌多涨少仍处下降通道。
【大豆】针对当前国产大豆市场运行现状,国家相关部门推出一揽子稳定大豆生产支持政策措施,包括加快组织大豆收储,在东北新增收购计划,加大收储力度等,释放积极信号。由于收储库点有限导致政策覆盖范围不足,部分地区卖豆难现象并未改善,市场对4月底收储结束后的豆价走势仍缺乏信心,贸易商和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不高。农业农村部要求农垦系统继续开展带头扩种大豆油料行动。目前国产大豆市场内生消费动力不足,上年大幅增产导致供大于求,农户余豆较上年同期明显偏多。中储粮入市收购有助于减少库存压力,如果众多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不足,仅靠政策手段恐无法促进国产大豆市场健康发展。周一豆一期货市场反弹乏力维持弱势震荡状态,多方无力收复5500元/吨关口,技术上保持调整节奏。今日豆一期货市场有望延续震荡行情。风险提示:现货市场表现和政策动向。
【豆粕菜粕】周一国内豆粕现货报价跌幅扩大,各地普跌80-120元/吨,沿海豆粕报价多运行在3850-4130元/吨之间,其中张家港报价3850元/吨,大连报价4130元/吨,东莞报价3850元/吨。宏观忧虑与阿根廷天气改善共同施压美豆,进口大豆到港成本连降,油厂无力挺粕,全国豆粕现货市场出现加速下跌态势,各地成交均价已跌破八个月低点。当前国内豆粕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状态,预计从4月开始进口巴西大豆到港量将大幅攀升,豆粕供大于求局面将继续深化。周一国内粕类期货市场大幅下挫,现货市场弱势继续向期货传导,期价刷新一年多低位,多项技术指标空头趋势得到强化,油脂跌势趋缓后粕类期货出现补跌行情。目前豆粕内外盘和期现货市场联动性增强,需求低迷以及供给改善仍是市场交易的重点。夜盘粕类期货跌势缓解,跟随美豆震荡回升,今日国内粕类期货市场超跌反弹止跌回升的概率较大。风险提示:豆粕现货走势和库存变化。
【油脂】周一CBOT豆油市场先抑后扬震荡回升,保持反弹节奏。周一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市场大幅下跌,收于近七周低点,明显受到宏观忧虑与相关植物油市场弱势的拖累,夜盘高开高走收复部分跌幅。船运调查机构ITS发布的3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增幅为19.8%,独立检验公司Amspec Agri的同期增幅为29.8%,增幅较3月上半月有所回落。此外,受通胀以及经济衰退打压消费的影响,欧盟菜籽油和黑海葵花籽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鹿特丹市场的油菜籽价格较毛棕榈油期货价格贴水,为至少25年来首次。黑海葵花籽油价格本月已下跌近15%。全球植物油市场整体保持下行态势。国内油脂市场方面,受外部市场恐慌情绪拖累,国内三大植物油现货价格纷纷大幅回落。周一国内油脂期货市场整体表现依然偏弱,前期抗跌的棕榈油期货跟随外盘出现补跌行情,豆油和菜籽油期货维持低位震荡状态,油脂板块在技术上保持跌势。夜盘因宏观压力缓解,油脂期货买盘情绪好转价格整体回升,今日国内油脂期货市场有望保持反弹状态对此前跌幅进行修正。风险提示:国内油脂库存变化和商品市场整体表现。
中金财富期货早盘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