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财富期货早盘分析摘要(2022年12月2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2-12-02 点击数:
【宏观提示】从影响市场情绪的角度看,近期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回升:美联储方面,加息预期放缓的背景下,欧美股市暴涨距历史新高仅差10%。令人咋舌;房地产方面,重磅政策不断出台;疫情防控方面,人民日报表示,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整体看市场情绪改善对盘面的影响极大,从海外股市的表现看这一特征更为明显。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复苏道阻且长,注意工业品追高的风险。
【股指期货】昨日两市三大指数高开低走,大消费板块掀涨停潮,两市成交额重回万亿。我们在宏观部分阐述过,当前政策面变化很大,使得市场情绪显著回升,这点对于股市这种估值因素影响很大的资产来说,影响可想而知。不过当前经济层面宽信用难度较大,短期内宏观经济回旋的空间相对有限,这种行情应避免追高,关注调整后的机会。
【贵金属】美国10月PCE通胀指标降温,11月ISM制造业指数两年多来首次跌至萎缩区间,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压力减少。重磅非农就业报告发布前,美股涨势有所缓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两个多月新低,德债收益率一日降逾10个基点,创近两月新低。美元指数跌破105至近四个月新低。整体看当前美债收益率和美元下行对金价仍有支撑,但是我们认为这一因素目前阶段内波动乃常态,中短期维持区间震荡的观点。
【铜】海外的紧缩政策压力下降,还是国内疫情防控调整及房地产市场迎来政策利好,让国内经济增长压力同样大幅下降,都将有利于铜价。南美铜矿扰动频发,但不改铜矿原料供应宽松格局,9月我国铜精矿进口再创单月新高,TC仍延续增长态势,且未来大型矿山项目的陆续投产使得全年矿端预计仍将实现增长。现货市场方面,铜价大涨后,下游贸易商整体交投不活跃,现货升水回落。LME宣布不对俄罗斯金属实施禁令,全球显性库存或有增加,缓解了此前市场对供给不足的担忧。近期国内由于铜价走高导致订单相对偏弱,加上北方入冬,淡季因素日益增强,消费端越发不支持价格上行,供需矛盾加大。年底铜价依旧以区间震荡为主。
【锌】国内外宏观乐观情绪均有所回落,市场定价逐步转向基本面。欧洲天然气近期暴涨暴跌,但对锌价影响边际减弱,叠加新星 11 月计划在有限基础上重启生产,海外供应缩减预期大幅下降。国内供应端扰动再现,四川环保及青海疫情影响,导致精炼锌产量释放再度不及预期,11 月产量下调至 51.91 万吨,较之前预期减少 1.82 万吨。需求端,海外面临经济衰退压力下的需求疲弱,疫情影响下国内下游消费未有明显起色。短期受现货偏紧、及美联储传出放缓加息步伐传闻的影响,沪锌维持震荡偏强态势。
【钢材】昨日钢联公布了最新周度数据,螺纹产量284.14万吨,较上周减少0.74万吨,降幅0.26%;螺纹厂库182.07万吨,较上周增加3.17万吨,增幅1.77%;螺纹社库354.57万吨,较上周增加1.2万吨,增幅0.34%;螺纹表需279.77万吨,较上周减少11.49万吨,降幅3.94%。本周螺纹钢社库由降转增,厂库连续两周增加,产量连续第五周减少,表观消费连续第四周减少。钢市处于供需双弱的局面,施工已进入淡季,叠加疫情的影响,需求降幅较大,而钢厂及贸易商冬储及补库意愿不强,目前钢价随市场情绪较前月已有较大修复,应注意情绪企稳后的回调风险。
【原油】当前国际原油走势除了受供需平衡主导,宏观预期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亦不可忽视。全球经济衰退仍长期对油价构成沉重压力,最新的11月PMI数据无疑令人失望,产出和需求都显著减弱,这是因疫情反弹而再度采取封锁所致。目前正在探索逐步放松管制的情况下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令市场情绪重燃希望,但实际复苏进程可能会相当缓慢且一波三折。与此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利率指导发表不那么强硬的评论,鸽派表态使得美元全线走软,直接对美元计价的美布两油形成支撑。外界普遍预期,美联储最快可能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进而将刺激经济回暖和增加原油需求。国际原油处在当前位置上具有较强的韧性,很难形成单边暴涨暴跌的顺畅趋势。
【橡胶】近期,天然橡胶供需矛盾并不突出,而是跟随宏观和商品市场情绪起伏。上游方面,全球橡胶供应处于季节性增长阶段,但短期因国内标胶进口量减少,使得NR供应压力暂未体现。下游方面,国内外汽车轮胎消费仍然表现疲弱,11月PM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充分反映出现实的骨感境地。不过,近期国内宏观托底政策持续出台,防疫措施强调科学合理,令市场预期有所改善,提振橡胶在内的大宗商品氛围。跨品种来看,RU仓单注销后数量不足,NR仓单亦处于同期低位,两大橡胶品种期价仍存在支撑,预计RU-NR价差有望继续扩大。
【尿素】近期,尿素期货价格走势见顶回落,主要是疫情造成的短期供需结构性错配已经有所改观。供应方面,目前国内尿素日产仍维持在15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后续虽然供暖季气头装置限气,亦有不少企业检修结束复产重启,尿素整体产量难有大幅下滑。需求方面,淡储补货题材阶段性利好出尽,新增预收订单出现放缓,后续仍有部分承储任务需要完成,且出口提振尚有一定持续空间,但下游复合肥厂等对采购高价尿素具有一定抵触情绪。另外从防疫政策变化来看,多地交通物流情况开始好转,预计后续发货将得到显著改善,新疆尿素流入现货市场或将对尿素盘面造成冲击。
【豆类】受美国豆油大跌拖累,周四CBOT 大豆期货市场结束五连涨大幅下挫,盘中豆油期货触及跌停板,豆粕期货小幅上涨。美国环保署(EPA)提出上调未来三年的生物燃料掺混义务要求,但其标准不及市场预期,导致豆油期货遭到抛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表示,截至11月24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合计净增69.38万吨,市场预估净增区间为55-110万吨。目前巴西大豆播种已经接近尾声,天气条件基本正常,各机构预估的产量水平普遍在1.5亿吨之上,其中Datagro最新预估的产量为1.533亿吨,StoneX的预估产量达到1.55亿吨。阿根廷因干旱导致大豆播种率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但减产幅度可由巴西增产弥补。受阿根廷政府实施大豆美元汇率提振,该国近日大豆出口量大幅增加。追踪19种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周四下滑0.1%,尽管原油和黄金上涨,但农产品的下跌对该指数造成了明显拖累。
【大豆】2022年黑龙江大豆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关内大豆同样增产,疫情导致各地需求低迷,豆制品需求下降,北豆南运量较常年明显偏低。主产区收购主体放缓收购节奏并不断降价,农户惜售挺价心态有松动迹象,现货市场维持弱势运行。中储粮油脂公司11月29日进行的25887吨国产大豆竞价销售成交率为28%,12月2日将进行22692吨国产大豆竞价销售。农业农村部在11月报告中预计2022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9933千公顷,同比增加18.3%,预计产量将达到1948万吨,同比增加18.8%,其中食用大豆消费量预计增加至1432万吨。分析机构预估的国产大豆产量超过2000万吨。国产大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食用消费需求,目前国内需求低迷,在增产和持续拍卖压力下,国产大豆市场供应压力明显后移。周四豆一期货市场冲高回落维持弱势震荡状态。中储粮部分直属库下调收购价格且有部分粮库因库存已满而停收,缺少现货配合,豆一期货市场尚未摆脱弱势,甚至存在继续向下寻找支撑的可能。今日豆一期货市场有望维持弱势震荡行情。风险提示:现货市场表现和拍卖成交情况。
【豆粕菜粕】周四国内豆粕现货报价继续下跌,各地跌幅多在40-100元/吨,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运行在4800-5070元/吨,其中张家港报价4900元/吨,东莞豆粕报价4800元/吨,库存持续改善,现货成交价格已跌破两月低点,且尚未止跌。进口大豆到港量攀升,油厂开机率提高,预计本周大豆压榨量在200万吨之上,豆粕库存持续攀升。从船期跟踪看,预计11大豆进口量在780万吨左右,12月将超过1000万吨,12月上旬将迎来大豆到港高峰期,豆粕现货市场仍有调整空间。周四国内豆粕期货市场高开低走震荡回落,1月合约在前高附近遭遇回吐压力,资金继续向远月移仓,技术上向上突破遭遇阻力。尽管现货大幅回落,但近700元/吨的基差依然高于正常水平。随着交割月临近,粕类市场期现回归逻辑将进一步加强,高基差将削弱现货库存回升对近月合约的影响并提高期货盘面的抗跌性,期现不同步现象仍会持续。受隔夜美豆大跌拖累,今日粕类期货市场有望维持震荡调整行情。风险提示:现货价格表现和库存变化。
【油脂】周四CBOT豆油市场收于跌停,美国生物燃料掺混义务低于预期引发资金抛售。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周四大幅下跌,主要是受到美国豆油价格疲弱和马币走强的拖累。南部半岛棕榈油压榨商协会(SPPOMA)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1-3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下降8.43%。三家船运调查机构发布的11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增幅在1.7%-5.6%。印尼将12月上半月棕榈油出口关税定为33美元/吨,出口专项税为85美元/吨,与11月下半月持平。国内油脂方面,棕榈油库存持续攀升带动油脂库存整体改善,预计12月以后到港棕榈油将减少,棕榈油库存近期有望达到峰值。进口大豆和菜籽到港量增加,油厂开工率提高。周四国内油脂期货市场冲高回落整体收低,夜盘继续向下调整,国内消费前景转好预期明显不及外盘的弱势拖累,买盘人气受挫,反弹节奏再次遇阻。国内外油脂市场因成本和预期而保持较强联动,今日国内油脂期货市场有望承压继续向下寻找支撑。风险提示:油脂现货库存和外部油脂市场表现。
中金财富期货早盘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