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财富期货早盘分析摘要(2022年11月14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2-11-14 点击数:
【宏观提示】周末地产供给端纾困政策升温,“第二支箭”有助于缓解民营房企的融资问题,修复信用环境、改善金融市场预期,金融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其他举措也在快速推进,预计对地产端工业品的情绪提振明显。考虑到政策变化超预期,对于前期的观点我们需要作出调整,之前建议卖保企业可以根据反弹情况卖保操作,目前建议这一策略需要搁置。预计短期内地产链工业品仍将明显反弹。
【股指期货】预计指数短期内仍将偏强,主要是因为三个边际变化:边际变化之一是美国通胀放缓斜率超预期,加息焦虑阶段性缓解;边际变化之二是地产纾困政策显著超预期;边际变化之三是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出台,它将提升防控精准性、科学性,从而有助于消费服务业环境的改善及物流供应链的稳定。考虑到这些政策的变化均有利于蓝筹类指数回升,预计短期内指数震荡偏强,操作上关注逢低做多机会。
【贵金属】美元指数继续大跌,市场的交易紧缩的特征进一步去化,无论股票市场、大宗商品、汇率市场,其变化幅度都很大,第一阶段的情绪缓和对大类资产价格的影响很大。对于黄金而言,其超预期的走势主要来自美元的超预期下行,但是从行情性质上看,这仍属于情绪改善下的行情,短期内金价反弹幅度已经较大,虽然维持强势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追涨仍须谨慎。
【铜】海外宏观预期反复,美联储12月加息内部出现分歧。基本面看,矿端供应趋向宽松,再加上冶炼厂产能爬坡、进口动能逐渐加强,供应市场呈现稳定扩张趋势。需求端,市场仍呈现内动力不足、政策刺激驱动为主的结构,消费市场整体表现仍为疲软,边际改善缓慢。铜价走势有增仓现象,且当月持仓仍过大,隔月升水800元的极高升水,挤仓动力增强。铜价在基本面供需紧张的格局下得以偏强运行,但由于宏观长期偏空压力仍存,加息预期持续牵引市场情绪,铜价难以形成顺畅涨跌趋势,维持宽幅震荡思路。
【锌】美联储政策出现转向,宏观压力或暂缓。海外供应方面,欧洲天然气价格随止跌企稳,但短缺问题仍存,明年一季度供应压力仍较大,离炼厂复产仍有距离。国内方面,近期进口矿利润打开,大量进口补足,整体精炼锌产量稳定回升。疫情的持续反复使得现实端的消费仍然略显疲弱。同时高月差、高升水、高锌价导致下游节后采购意愿极差。低库存对锌价构成支撑,在国内对于疫情防控政策边际调整的乐观预期下,短期锌价有望维持高位震荡。
【钢材】上周,国内防控政策及地产调控政策皆发生了转向,市场情绪也出现转向的迹象。上周政治局会议上,研究部署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前提下,对疫情防空的具体措施进行了优化,强调了防疫过程中稳住经济和发展的重要性。此外,央行、银保监会出台了16项救市措施,从供需两端全面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核心是企业债务展期、支持房企融资、促进购房者信心恢复,支持购房信贷。16条的出台,意味着对房地产行业融资的大方向从限制转向了支持,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尿素】近期尿素期货盘面受外部因素提振较大,美国通胀压力回落,国内防疫新政策等使得市场预期好转,带动大宗商品及尿素走势偏强。由于尿素期现货价格回升,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采购跟进,尿素企业出货改善,市场信心逐渐恢复。不过,回归基本面来看,尿素供需关系并未实质性走强。国内供应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企业库存持续累积至高位,虽然冬储刚需托底,但农需空档期基调仍显平淡。此外,近期煤炭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煤炭价格回落将令尿素成本支撑减弱。随着现货价格接近成本线,后续装置重启提负可能性加大,将制约价格继续上行的空间。关注UR2301合约在2500附近的表现,尿素生产企业可逢基差收窄寻找卖保机会。
【豆类】受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改善大宗商品需求前景影响,周五CBOT 大豆期货市场止跌回升大幅反弹,盘中豆粕和豆油同步上涨。与此同时,市场预期美国通胀见顶将促使美联储推迟升息,美元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暴跌也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系统性反弹支撑。咨询机构Safras &Mercado周五将巴西2022/2023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上调至1.545亿吨,较该机构7月预估的1.515亿吨增加2%,该机构预计巴西新年度大豆产量将较上年增加21.3%。目前巴西大豆播种进度已过七成,明显快于过去五年平均播种率。近期的不利天气使阿根廷大豆开局不及预期,美国农业部将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值由上月的5100万吨下调到4950万吨。追踪19种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周五上涨1.3%,美元暴跌提振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上涨。
【大豆】2022年黑龙江大豆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各地蛋白含量差异较大,产地企业和贸易商等待入市时机,农户惜售挺价心理较强。中储粮油脂公司11月11日进行的43672吨国产大豆竞价销售成交率为6%。中储粮油脂公司发布公告,定于11月14日进行21184吨2022年产国产大豆竞价采购,交收地点为大连。农业农村部在11月报告中预计2022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9933千公顷,同比增加18.3%,预计产量将达到1948万吨,同比增加18.8%,其中食用大豆消费量预计增加至1432万吨。国产大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食用消费需求,市场供需相对独立。周五豆一期货市场维持震荡行情,继续消化地储为应对大豆增产而扩大收储规模的利好传闻。中储粮发布采购公告,新季大豆政策底部有望形成。今日豆一期货市场维持震荡反弹行情的概率较大。风险提示:新豆价格表现和收储成交情况。
【豆粕菜粕】周五国内豆粕现货报价多数回落,多地降幅在30-80元/吨,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运行在5480-5670元/吨。美豆宽幅震荡缺少明确指引,国内低库存仍支持油厂挺粕。据业内机构统计,目前国内沿海油厂豆粕库存不足18万吨,处于严重偏低状态。10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仅413.6万吨,供应不足制约油厂开机率回升,下游饲企维持正常采购需求,豆粕库存恢复缓慢。美国内河运输受阻问题有所缓解,谷物运输费用大幅下降。国内进口大豆和豆粕库存偏低现状将随着进口美豆陆续到港而得到改善。周五国内粕类期货市场承接美豆弱势大幅回落,盘中未能跟随美豆电子盘反弹而回升,显示市场对供应不足的担忧情绪正在缓解。夜盘粕类期货延续偏弱走势,继续消化远期供应压力。今日国内粕类期货市场维持震荡偏弱行情的概率依然较大。风险提示:现货表现和库存变化。
【油脂】周五CBOT豆油市场震荡收高,盘中在接近6月上旬高点处回吐部分涨幅。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周五结束三连跌震荡回升,因11月上旬出口数据强劲且印尼将上调出口税。印尼贸易部周五表示,该国计划将11月16日-30日毛棕榈油参考价设在826.58美元/吨。按照这一价格,在此期间的棕榈油出口税将为33美元/吨,高于11月1-15日的18美元/吨,同时还将触发85美元/吨的出口专项税。市场评估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竞争力将因此获得提升。三家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1月1-10日棕榈油出口量环比12.7%-33%,其中对印度和中国的出口增长最为显著。国内油脂方面,三大油脂整体库存因棕榈油库存连续五周上升而得到改善。周五国内油脂期货市场先抑后扬强势反弹,国内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振商品市场普涨,食用油需求前景有望获得改善。内外盘形成联动,棕榈油期货领涨,此前超涨的菜油期货冲高回落,三大油脂期货的价差得到部分修正。今日国内油脂期货市场有望维持震荡偏强走势。风险提示:油脂现货库存和商品市场整体表现。
中金财富期货早盘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