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财富期货早盘分析摘要(2022年10月14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2-10-14 点击数:
【宏观提示】美国9月核心CPI消费者通胀再创40年新高,更具黏性的服务通胀持续升温,显示高通胀已经蔓延到整个经济领域,华尔街将11月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锁定在100%,延迟原定从12月起放缓加息步伐的风险提升了,央行官员们上调对明年利率上升幅度预期的可能性也增大了。美股在CPI数据打压下大跌开盘,但是最终逆转而大幅收涨,大宗商品也跟随反弹。对于通胀和外围波动这一因素,我们认为不会影响商品的中期走势,在内外偏弱的总需求下,预计工业品将维持震荡偏弱的态势。
【股指期货】两市小幅震荡,走势较为平淡,以中证1000指数为达标的小盘指数走势较强,市场暂时摆脱了较为弱势的态势。美股的逆袭一定程度上缓和全球的悲观情绪,但是中期看美股能否走稳仍很难判断。对于A股而言,当前的核心压力就是外围大跌带来的市场风险偏好下行,以及国内经济数据改善较为曲折。因此我们认为指数走势仍将较为复杂,不具备V型的基础。
【贵金属】黄金大幅震荡,走势与美股较为类似,但是幅度略逊。从目前的态势看,美国终极的利率水平可能从4.6%上行至5%,目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回升到4%左右,可能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预计中期内黄金面临的压力依然明显,当前的黄金市场仍没有太大的参与价值,观望为宜。
【铜】美联储维持大幅加息节奏,且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下行压力,受此影响铜价显上方空间有限。供给端,限电对电解铜供应的影响趋于缓和,随着产能不断释放,四季度电解铜供应有望修复。需求端,虽然新能源和新基建表现亮眼但体量暂时难以弥补传统的基建,房地产,汽车等需求不足,此外海外需求或随着经济衰退而进一步减弱。现货层面,旺季刚需备库和冬储刺激下,铜的需求边际改善,现货库存低位对铜价下方有支撑。铜价仍将面临来自宏观的压力,维持宽幅震荡思路。
【锌】近期俄乌地缘局势存在恶化的风险,市场可能再度炒作欧洲能源及当地冶炼问题。国产矿来看,加工费低位反弹,加之限电的扰动减少,供应有望逐步宽松,但是存在部分对云南限电减产的担忧情绪。国内消费端,基建增速亮眼、家电亦较有韧性,总消费主要受房地产加速下滑的拖累,预计中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宏观面压力依然存在,欧洲再度出现减产,但消费依旧平平,由减产带来的情绪上的扰动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推动锌价偏强震荡总之,欧洲经济衰退担忧升温,美元维持强势,锌价上行阻力增加。国内存供应扰动风险、维持低位去库,且需求仍有好转的预期,给予锌价下方支撑。
【钢材】昨日美国CPI数据公布,其核心CPI同比上涨6.6%,再创1982年新高,这预示着下个月美联储大概率大幅加息75基点,甚至12月继续大幅加息,这也加剧了全球需求下行的风险。从国内Mysteel周数据来看,本周螺纹产量293.44万吨,较上周减少7.73万吨,环比下降2.67%;螺纹厂库204.49万吨,较上周减少10.8万吨,环比降幅5.02%;螺纹社库457.93万吨,较上周减少21.55万吨,环比降幅4.49%;螺纹表需325.79万吨,较上周增加66.89,环比上升25.84%。随着采暖季的到来以及10月旺季的过去,产量方面已触顶回落,尽管需求回复到节前水平,但或难以持续。受地产销售数据低迷的影响,市场情绪仍较悲观,钢价短期低位震荡的概率大。
【原油】近日俄乌战争局势再次激化,加上国内防疫形势持续严峻,市场对原油需求滑坡的担忧挥之不去。OPEC在最新月度报告中下调了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同时还削减了对明年的预估。OPEC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64万桶/日,比此前预测减少46万桶/日;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34万桶/日,比此前预测减少36万桶/日。不过OPEC仍然预计2023年的需求将达到1.02亿桶/日,超过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当前全球经济存在诸多挑战:通货膨胀达到几十年来最高水平,西方发达经济体流动性收紧,俄乌战争愈演愈烈,欧洲深陷能源危机,新冠疫情持续第三年,等等。除了能源机构对原油需求前景悲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警告称,明年全球经济可能会面临真正衰退的危险。美国在应对通胀问题上货币政策可能出现失误,更多能源和食品价格冲击或导致通胀持续更长时间,全球融资环境收紧可能引发广泛的新兴市场债务困境,均对油价构成压力。
【橡胶】全球天然橡胶整体向供应旺季过度,后期产量、进口和库存均有季节性回升的趋势。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8月中国天然橡胶进口量59万吨,同比增加11.32%;1-8月天然橡胶累计进口45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82%。9-10月国内外天然橡胶供应旺盛,尽管东南亚主产区降雨偏多,影响割胶工作的开展,但中长期增产趋势不变。国内天然橡胶到港量存在增加预期,港口现货库存累积且延期到港订单持续。据隆众资讯统计,截至2022年十一节后,青岛地区天然橡胶一般贸易和保税合计库存量37.24万吨,较上期增加0.28万吨。其中,样本保税仓库入库率5.18百分点,出库率3.35百分点;一般贸易仓库入库率8.8个百分点,出库率6.2个百分点。尽管沪胶期货仓单存在老胶注销和新胶偏少的利好,但市场好转预期需要得到终端实际反馈,胶价上行仍须需求端明显改善的配合。
【尿素】节后尿素内需表现疲弱,生产企业出货状态普遍不佳,除交付前期订单外,实际新单成交有限。在疫情、环保等因素影响下,局部地区尿素现货价格频繁波动。目前山西因环保政策已经集中停车,国内尿素日产量在15万吨附近,而西北、华东地区部分复合肥企业库存压力较大,煤炭价格继续高位运行,成本支撑依旧坚挺。上游供应没有大幅削减的同时,下游需求在不断下滑,尿素盘面由上涨陷入震荡僵持,如果没有新利好产生,预计行情将转向震荡下跌。
【豆类】周四CBOT 大豆期货市场收盘涨跌互现,美股和能源强势反弹带动美豆市场收复盘中跌幅,但来自南美的供应压力仍限制市场追高情绪。美国农业部公布的10月供需报告中意外调低美豆产量,但美豆期末库存仍维持上月水平以及巴西大豆产量调高,多空数据形成对冲,对美豆持续反弹的推动力较为有限。当前美豆收割过半,近期天气情况有利于美豆收割工作快速推进。继周三有民间出口商向美国农业部报告向中国出口销售52.6万吨大豆,周四又有民间出口商报告向未知目的地出口销售24.2万吨大豆,向中国出口销售26.4万吨大豆,均在2022/2023市场年度交付。中国进口商接连大单采购美豆,有助于改善中国远期供应。当前巴西大豆种植率约为一成,开局基本正常,主流分析机构评估的产量水平超过1.5亿吨,创纪录的产量预期将为全球远期大豆供应提供重要保障。追踪19种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周四上涨1.16%,技术上结束三连跌,原油带领商品反弹。
【大豆】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过六成,东北主产区大豆收割接近尾声,新豆供应量持续增加,产地企业接连下调收购价格,东北大豆呈现高开低走态势。中储粮油脂公司10月11日进行的45852吨国产大豆竞价销售全部流拍,10月14日计划进行48322吨国产大豆拍卖。农业农村部在10月报告中预计2022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9933千公顷,同比增加18.3%,预计产量将达到1948万吨,同比增加18.8%,其中食用大豆消费量预计增加至1432万吨。国产大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食用消费需求,市场供需相对独立。周四豆一期货延续震荡下跌节奏,新豆增产与集中上市压力显现,陈豆持续拍卖增加大豆市场供应,市场看涨情绪受到抑制,豆一期货技术上处于下跌状态,短期仍可能惯性回落寻找底部支撑。今日豆一期货市场有望延续震荡走势。风险提示:新豆价格表现和拍卖情况。
【豆粕菜粕】周四国内豆粕现货报价整体上涨,各地涨幅在40-100元/吨,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运行在5390-5600元/吨,其中东莞报价升至5600元/吨历史高位。豆粕库存紧张与美豆反弹形成共振,油厂挺粕动力再度提升。国内进口大豆库存偏低,油厂大豆压榨量下滑,饲料养殖企业刚需以及部分贸易商惜售,豆粕库存恢复困难,豆粕现货价格处于易涨难跌状态。从目前港口进口大豆库存和进口船期跟踪看,10月底以前进口大豆到港量依然偏低,原料短缺导致的供给担忧将延长豆粕现货市场高位运行周期。周四国内粕类期货市场跟随美豆强势震荡回升,近月合约受现货提振再创历史新高,远月合约因供应改善预期而跟涨谨慎,多空分歧进一步扩大,豆粕主力合约增仓超8万手。在国内供应得到有效修复前,现货抗跌仍是期货盘面的重要支撑。夜盘粕类期货市场继续增仓走强,今日国内粕类期货市场有望维持反弹行情。风险提示:豆粕库存变化和现货表现。
【油脂】周四CBOT豆油市场探底回升大幅反弹,受到原油强势提振,呈现油强粕弱特征。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周四收盘下跌,受到库存上升的拖累,但夜盘跟随原油市场止跌回升。印尼和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此消彼长,两国棕榈油出口竞争激烈。马币兑美元汇率创下1998年1月以来最低点,而且棕榈油价格已较其他油脂有竞争优势,来自印度和中国的需求回暖信号持续显现。国内市场方面,豆油需求回暖,港口棕榈油库存接近60万吨达到过去五年同期高位,制约棕榈油价格回升,菜油库存增长乏力,供应偏紧支撑菜油价格保持强势。周四国内油脂期货走势略有分化,菜油和豆油保持反弹节奏,棕榈油因库存压力处于被动跟涨状态。夜盘受部市场影响油脂板块呈现低开高走局面,市场抗跌性继续增强。今日国内油脂市场有望延续震荡偏强走势。风险提示:港口棕榈油库存和商品市场整体表现。
中金财富期货早盘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