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2年4月15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2-04-15 点击数:
【宏观提示】外媒报道,欧盟很可能采取分阶段实施对俄罗斯的石油禁令,最早可能在4月24日法国大选最后一轮结束后进行谈判,油价明显回升,在能源问题的影响下,其他工业品也维持强势。整体看,由于俄乌问题,大宗商品在供应端受到的影响更大,因此在俄乌冲突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工业品维持强势的概率更大,但是对于参与行情而言,等待调整后买入较佳,追高存在风险。
【股指期货】两市在蓝筹股和周期股强势下走强,主要指数的涨幅都在1%以上。政策上看,央行出台了金融机构要合理延后按揭还款期限,财政部表示今年继续实施更大规模组合式减税降费,稳增长的政策进一步加码。但是针对行情而言,当前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外围,如果外围市场持续弱势,需要继续密切关注北上资金出入以及A股的联动情况,以及中美利率倒挂这一不利趋势并为缓解,操作上继续维持震荡思路,这里重点强调追高的风险很大。
【贵金属】黄金小幅震荡,阶段内依然相对较强,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再次回升至2.82%的高位,“后知后觉”的欧央行虽然不承认其在通胀上所犯错误,但是表示对通胀密切关注,黄金依然受到紧缩政策的影响。我们认为黄金目前在区间震荡的概率较大,区间在1900美元-2000美元之间,如果俄乌问题解决,其价格空间则会相应生变。
【铜】今日交割日,现货月差继续扩大,让市场高升水格局承压明显,上海现货升水跳水。铜精矿加工费近期走高,全球铜精矿供应维持充裕,但国外矿端扰动不断,或提供一定减产预期。在消费端,国内物流深受疫情冲击,现货交投不佳,下游不愿备货生产环境下库存出现小幅累增,本轮疫情短期内仍难以缓解,下游消费冲击或逐渐显性化。沪铜、LME铜库存略有上升,上海保税区库存22.7万吨,较上一周有所增加。整体呈供需双弱态势,库存有所累积,LME现货升水回落,预计供需双弱的状态恐将延续,目前铜价在地缘局势反复和国内上基本面不确定之下宽幅震荡。
【铝】国内铝厂利润保持高位,西南地区电解铝产能持续提升,国内电解铝产量进一步走高升。下游受疫情管控影响较大,运输困难,管控区铝加工企业减产、停产,铝锭库存小幅上升。终端消费上,3月份金融数据好于市场预期,稳增长货币政策下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1.07万亿,利好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整体形势不及预期,产销同比均下滑。海外能源问题严峻,LME库存降至近15年以来低位,对伦铝价格有一定支撑。总体而言,铝基本面外强内弱,疫情扰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下,多空因素交织下,维持震荡思路。
【钢材】根据Mysteel最新数据显示,本周螺纹产量307.29万吨,环比减少2.47万吨;螺纹社库942.24万吨,环比减少27.11万吨;螺纹厂库340万吨,环比增加22.62万吨;螺纹表消311.78万吨,环比增加15.62万吨。近期宏观利好政策不断,国常会及央行都提及适当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我们预计宽松的宏观政策会对房地产开工有所刺激,但该刺激能否持续下去,仍待进一步观察上海疫情控制情况。如若上海疫情拐点迟迟未出现,其疫情外溢对全国各地产生巨大的防控压力,而宽松的宏观政策刺激也将会被抵消。
【原油】关于国际原油供需关系,我们一直在重点强调供应缺口的矛盾,但客观来讲供不应求是相对的,也应该注意到高油价及系统性风险对需求的抑制,由此带来市场均衡位置的变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发布的最新原油市场月度报告指出,受俄乌冲突和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和原油需求不及预期。OPEC把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一个月前的4.2%下调至3.9%,并认为还可能进一步下滑。该组织预计今年全球原油需求为1.005亿桶/日,与前值相比下调了40万桶/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同样下调了全球原油需求的预期。EIA报告显示,由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消费量为9980万桶/日,比一个月前的预测减少80万桶/日。须知,供需关系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直接表现为预期和预期差的不断变化修正。在原油市场供应紧缺的基调下,对宏观不确定性的担忧和通货膨胀的负反馈效应,将反过来一定程度上弱化供需矛盾。
【橡胶】开割初期供应释放整体有限,产地原料价格尚可维持高位,胶价在相对低位上具有一定支撑。低产期叠加降雨天气影响,泰国原料胶水价格接近70泰铢/公斤,且浓乳利润空间不足,一段时间内保持坚挺。不过天气预报显示,泰国南部主产区雨水预计将逐渐减少,若无异常后期供应回归只是时间问题。近期云南产区降雨较多,处于历史同期偏高水平,目前云南浓乳厂收购价格在12450元/吨左右,全乳厂收购价格在11900元/吨。海南产区气温有所回升,局部地区已经试割但产量较少,预计在四月底或五月初全面开割。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3月中国进口天然及合成橡胶(含胶乳)合计66.8万吨,同比下降6%;一季度中国进口橡胶总量共计186.1万吨,较2021年同期增加3.9%。由于疫情和航运等矛盾未能纾解,供应压力反映在国内到港及库存上较为有限,但2021割胶年度并未欠收,生产的橡胶不会凭空消失。该来的总会来,年中供需进一步劣化是大概率趋势。
【豆类】受助于中国需求和假日前布仓,周四 CBOT大豆期货市场继续小幅回升,盘中豆油和豆粕同步收高。美国农业部周四公布,民间出口商报告向中国出口销售13.2万吨大豆。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4月7日当周,美国两个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合计净增100.69万吨,基本符合预期。在全美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发布月报前,市场预期美国3月大豆压榨量将创历史新高。目前巴西大豆收割接近尾声,产量预估值基本稳定在1.25亿吨左右。阿根廷大豆收割率达到一成,美国农业部预估阿根廷大豆产量为4350万吨。美国及欧洲多国通胀率居高不下,全球大宗商品买盘依然活跃,当前市场整体偏强氛围为美豆带来利多支撑。市场关注阿根廷卡车司机罢工事件,目前各方未能就结束罢工取得突破。阿根廷是全球主要的豆油和豆粕出口国,罢工事件冲击全球油脂供应。今日为美国公共假期,CBOT市场休市。
【大豆】政策性大豆拍卖持续进行,产区大豆现货保持稳定,贸易商多维持观望。中储粮保持每周两次国产大豆拍卖节奏,对国产大豆价格具有较强话语权。 4月14日进行的19488吨国产大豆拍卖成交率为15%,4月19日将继续进行22348吨国产大豆拍卖。针对国内近期粮油市场运行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将加大政策性粮油拍卖力度,以满足市场供应。国产大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食用消费需求,国产大豆市场供需相对独立,政策干预效果通常较明显。针对陆续展开的春耕生产,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各地要下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主产省份正在积极落实。周四豆一期货市场宽幅波动,夜盘维持震荡偏弱状态,价格重心震荡下移,逼近前低位置。预计今日豆一期货市场延续震荡行情,可保持区间震荡思路短线参与或维持观望。
【豆粕菜粕】周四国内豆粕现货报价整体稳中偏强,部分地区上涨10-20元/吨,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在4560-4680元/吨之间运行,东莞豆粕报价为4320元/吨,处于沿海最低水平。油厂大豆压榨量继续回升,部分地区因物流不畅提货速度偏慢,油厂端库存继续攀升。今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将进行50万吨进口大豆拍卖,此次拍卖成交率和成交均价对豆粕市场具有较强指导性。释放储备大豆有助于增加国内进口大豆供应,提高油厂开工率。随着储备进口大豆投放和4、5月份预计1800万吨进口大豆陆续到港,国内进口大豆供应不足的局面持续缓解,成为近期限制豆粕价格反弹的主要原因。周四国内粕类期货市场窄幅震荡,豆粕因抛储压力追涨仍显谨慎,菜粕跟随商品普涨表现偏强,但夜盘整体冲高回落,重回粕弱油强状态。预计今日国内粕类期货市场延续震荡偏弱行情,可适量持有粕类期货空单或盘中短线顺势快进快出。
【油脂】周四CBOT豆油市场继续向上突破,技术上均线多头排列保持反弹势头。周四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重回升势收盘上涨2.6%触及一个月最高水平,阿根廷卡车司机罢工威胁到本已受俄乌冲突挤压的全球食用油市场。俄乌冲突令黑海地区葵花籽油贸易受阻,而阿根廷作为全球主要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国,该国卡车司机未能结束罢工将令全球豆油贸易受到冲击,进一步加剧全球性植物油供应紧张。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30.7万吨,环比下降58.5%;1-3月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104.7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62.8%。国内进口大豆和进口植物油大幅下降加剧油脂库存紧张,而外部油脂供应链较为脆弱,市场看涨人气再度回潮。周四国内油脂期货大幅上涨,三大油脂轮番领涨,油强粕弱特征持续深化,在原油、美国豆油和马来西亚棕榈油反弹配合下,国内油脂期货陆续向前期高点发起挑战。预计今日国内油脂期货市场延续震荡偏强走势,可盘中低买高平滚动参与,高位多单少量持有。
中投期货早盘分析仅供参考
上一篇: 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2年4月18日)
下一篇: 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2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