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2年4月14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2-04-14 点击数:
【铜】铜精矿加工费近期走高,全球铜精矿供应维持充裕,但国外矿端扰动不断,或提供一定减产预期。在消费端,国内物流深受疫情冲击,现货交投不佳,下游不愿备货生产环境下库存出现小幅累增,本轮疫情短期内仍难以缓解,下游消费冲击或逐渐显性化。多个省会城市发文调整房地产政策,涉及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沪铜、LME铜库存略有上升,上海保税区库存22.7万吨,较上一周有所增加。整体呈供需双弱态势,库存有所累积,LME现货升水回落,预计供需双弱的状态恐将延续,目前铜价在地缘局势反复和国内上基本面不确定之下宽幅震荡。
【锌】在能源危机带来发电成本持续走高的影响下,欧洲冶炼厂陆续出现减产。欧洲精炼锌产能 主要集中在嘉能可、新星、波利顿,欧洲产能占比中30%冶炼产能因高电价出现减停产,令海外供给维持偏紧,助推内外锌价刷新高位。海外低库存推升伦敦现 货年内多维持升水结构,且4月以来托克大幅注销仓单以弥补新星的供应缺口,导致注销仓单占比大幅攀升,当前货源集中度较高,海外挤仓风险依然存在。国内环保及疫情等因素,令现实需求表现偏弱,拖累沪锌涨幅,锌市呈现外强内弱的格局。当前欧洲能源导致的供给扰动支撑仍存,托底锌价,锌市仍可以偏多对待。不过当前锌价处于高位,存一定高估风险,操作上不建议追高,可逢低做多。
【钢材】昨日中钢协公布4月上旬旬度数据,粗钢日产222.4万吨,环比增长2.96%;21城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356万吨,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13.1%。如今社库处于相对低位,但受限于对上海疫情的担忧与客观上疫情所导致流通受阻,补库十分不畅。国家卫健委昨日表示,上海市疫情仍处于快速上升期,社区传播尚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且外溢多省多市,预计未来几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仍将处于高位。我们认为,疫情再次打击钢材需求,投资者可关注钢价成本支撑。
【原油】日前国际油价及能源板块反弹,其直接原因是俄乌局势急转直下。随着俄乌战局转入僵持阶段,双方尝试举行多轮谈判,但国际博弈的本质令和谈注定无果。作为北约东扩的始作俑者,美国的目的就是将乌克兰作为放血槽,消耗俄罗斯本已日渐衰颓的国力。在从基辅撤退之后,俄军重新集结重兵,作战目标更新为攻占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州在内的顿巴斯地区,以此遏制西方势力的进一步包围与渗透。目前来看,双方主力在乌东决战的可能性大增,胜负分晓前料难和平解决冲突。无论如何,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都只会变本加厉,甚至即便俄罗斯撤军也无意收回。至于原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既是美国制裁俄罗斯的重要手段,也是俄罗斯反制欧洲的有力武器。站在这个角度,国际原油供应短缺乃至中断的风险事件似乎越来越难以规避。
【橡胶】天然橡胶主要终端消费市场是汽车行业,虽然较前期极度低迷状态有所好转,但仍未真正走出景气周期底部。2022年3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估计在224.9万辆,环比增长29.48%,同比下滑10.97%;一季度累计销量为651.7万辆,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3月国内重卡市场销量估计在7.7万辆,环比增长30%,同比锐减67%;一季度累计销量为23.2万辆,不及上年同期水平的一半。3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3.6%,同环比继续大幅上升,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分界线之上。3月汽车市场回暖符合季节性增长预期,但疫情爆发对生产、消费和出行造成严重影响,行业整体仍处于不景气区间。汽车月度销量情况并不乐观,经销商库存压力山大,继续拉低对配套轮胎的需求,进而持续稳定地拖累天然橡胶基本面。
【豆类】周三 CBOT大豆期货市经历双边震荡后尾盘小幅收高,豆油跟随原油强势上涨,豆粕则反弹乏力震荡回落,油强粕弱格局继续强化。新季美豆播种即将展开,面积预期大幅增加为2022年美豆实现预期产量奠定重要基础。在全美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发布月报前,市场预期美国3月大豆压榨量将创历史新高。目前巴西大豆收割接近尾声,产量预估值基本稳定在1.25亿吨左右。阿根廷大豆收割率达到一成,美国农业部预估阿根廷大豆产量为4350万吨。美国及欧洲多国通胀率居高不下,全球大宗商品买盘依然活跃,当前市场整体偏强氛围为美豆带来一定支撑。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大豆进口量缩减至63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777万吨下降18%。中国1-3月大豆累计进口2028万吨,同比减少4.2%。生猪养殖利润不佳波及油厂压榨利润是中国企业大豆进口下滑的主要原因。
【大豆】政策性大豆拍卖持续进行,产区大豆现货保持稳定,贸易商多维持观望。中储粮保持每周两次国产大豆拍卖节奏,对国产大豆价格具有较强话语权。4月12日进行的24163吨国产大豆拍卖成交率14%, 4月14日将继续进行19488吨国产大豆拍卖。针对国内近期粮油市场运行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将加大政策性粮油拍卖力度,以满足市场供应。国产大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食用消费需求,国产大豆市场供需相对独立,政策干预效果通常较明显。针对陆续展开的春耕生产,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各地要下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主产省份正在积极落实。周三豆一期货市场窄幅震荡,夜盘震荡回落,再度向区间下沿寻找支撑。预计今日豆一期货市场延续震荡行情,可保持区间震荡思路短线参与或维持观望。
【豆粕菜粕】周三国内豆粕现货报价多数小幅回落10-20元/吨,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在4540-4730元/吨之间运行,东莞豆粕报价为4320元/吨,继续处于沿海最低水平。油厂大豆压榨量继续回升,局部物流仍不畅通,豆粕成交量和提货量下滑,油厂端库存继续攀升。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将于4月15日进行50万吨进口大豆拍卖,拍卖频率加快。上次拍卖成交率为48.45%,成交均价为4870元/吨,较上期下降162元/吨。释放储备大豆有助于增加国内进口大豆供应,提高油厂开工率。3月进口大豆量为635.3万吨,随着储备进口大豆投放和4、5月份预计1800万吨进口大豆陆续到港,国内进口大豆供应不足的局面将逐步缓解。豆粕基差连续走低,期货市场追涨情绪持续下降。周三国内粕类期货市场走势偏弱,菜粕领跌,与豆粕价差得到部分修正,油粕比值持续回升,粕类期货与美豆呈现跟跌不跟涨局面。预计今日国内粕类期货市场延续弱势震荡行情,可适量持有粕类期货空单或盘中短线顺势快进快出。
【油脂】周三CBOT豆油市场强势上涨,技术上形成强势突破。周三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结束三连涨小幅收低,4月棕榈油出口下滑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三家独立机构发布的马来西亚4月1-10日棕榈油出口环比降幅在20.7%-26.8%,中国和欧盟降幅最为明显。不过受俄乌局势再度趋紧影响,乌克兰葵花籽种植面积预计大幅下降,全球植物油供应减少,葵花籽油供应缩减将对替代植物油需求发挥提振效应。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30.7万吨,环比下降58.5%;1-3月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104.7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62.8%。国内进口大豆和进口植物油下降加剧油脂库存紧张,为价格带来支撑。国内多地疫情出现缓和,有助于改善油脂消费前景。周三国内油脂期货高位震荡,夜盘在菜籽油的带领下继续冲高,油强粕弱特征进一步强化,在原油和美国豆油反弹配合下,国内油脂期货有望蓄势向上突破。预计今日国内油脂期货市场延续震荡偏强走势,可保持震荡思路盘中低买高平滚动参与,高位多单谨慎持有。
中投期货早盘分析仅供参考
上一篇: 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2年4月15日)
下一篇: 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2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