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1年12月24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1-12-24 点击数:
【宏观策略】奥密克戎冲击、美联储缩减QE以及美国通胀爆表的情况下,美股再度创出新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复杂,虽然美联储从11月开始每月减少购买规模150亿美元,直到明年年中购买规模降至零。但美联储仍将在6月初之前再购买4200亿美元的证券,即美联储对证券的购买转化为公司现金,公司现金转化为股票回购,更大的股票回购转化为更高的每股利润,更高的每股利润转化为更高的股价,美股的上涨就是流动性过剩催生的螺旋上涨。对于其他资产而言,这个路径可能存在差异,但是逻辑相同。货币宽松同时是资产泡沫和物价上涨的推动因素。
【股指期货】美股已经创出新高,根据历史经验,可以预期的是,主要经济体的股市也将跟随反弹创新高。美联储所谓的紧缩更是象征性的表态而已,况且目前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态势已经明显,而股市向来是流动性的晴雨表,我们认为当前的背景下仍适合逢低做多。我们在年度策略中强调了从中期的角度看,中证500指数的机会要显著大于蓝筹指数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中长期投资者可关注,但是入场点需要等待指数调整之后。
【贵金属】全球资产价格重回升势,所谓的奥密克戎、通胀等因素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更多是插曲,在源头之水充裕的情况下,无论资产价格还是物价上行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黄金作为紧缩预期最大的情绪宣泄地,被反复锤击,但是调整后的黄金,仍是买入机会。
【铜】上游四季度铜矿进口增长明显,铜矿库存持续增加,不过冷料供应紧张局面仍存。随着国内各地限电结束,冶炼厂年末赶产,加之进口盈利窗口打开,且前期延发货源到港,国内供应压力有所增强。下游方面部分板块表现优良,但由于江浙、广东等地疫情出现,导致当地物流运输及企业生产受到影响,对铜消费需求下降。近期国内外库存保持去化趋势,库存已处于历史低位,市场呈现供应偏紧局面。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所造成的影响短期逐渐消散,但是后续仍然有发酵的可能性存在,另外国内的降准也有利于提振铜的消费。基本面仍然具备较强支撑,短期铜价将继续震荡走势。
【锌】全球最大锌冶炼企业之一Nyrstar,旗下Auby锌项目将从2022年1月第一周开始进行维护,以应对法国当前和未来预计的电力价格大幅上涨。而位于而此前,Nyrstar11月中国精炼锌产量51.95万吨,环比增加2.02万吨或环比增加4.05%,同比减少7.61%,2021年1至11月累计产量557.3万吨,累计同比增加0.41%。已在10月份将其在欧洲的三家锌冶炼厂(Budel、比利时的Balen以及法国的Auby)的产量削减了50%。通过调研来看,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湖南花垣地区炼厂的检修以及陕西地区炼厂的减产;增量方面主要由内蒙及江西地区炼厂停产及检修后的复产带来。国内当前南北方限电影响陆续结束,供应逐渐回暖,但加工费持续的下跌以及电价上涨对于冶炼厂形成的压力正在增加, 12月锌锭的供需基本仍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消费端,镀锌偏强但氧化锌和压铸合金偏弱,初端消费有所改善。锌供需两端均存在矛盾,双方处于博弈阶段,维持震荡思路。
【钢材】昨日,螺纹主力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收盘4473元/吨;热卷主力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7元/吨,收盘4599/吨。根据钢谷最新周数据显示,社库环比下降5.19%,厂库下降13.45%,产量环比下降1.17%。从数据上来看,社库去库速度明显放缓,但厂库去库速度仍在加速,这表明下游的现货需求在边际减少,但对明年需求的向好及钢价近期的回调贸易商冬储的需求仍在上升。冬储的多寡对明年开春后的钢价有着重要作用,明年开春需求向好而冬储不足会刺激钢价上涨,反之则下跌。从目前来看,市场对明年开春需求仍有较好预期。
【原油】当前市场对疫情的担忧情绪减退,叠加新一期EIA数据偏利多,支持油价企稳反弹。近期疫情形势是原油需求端的核心驱动因素,有研究显示Omicron的住院率要小于Delta,且部分疫苗仍可对新毒株产生有效的免疫作用。但我们一再强调应保持谨慎态度,在医学界对新冠及其变异的性质与影响得出定论之前,无论乐观悲观都不要过度解读。EIA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去化基本符合预期,但汽油库存录得2021年中以来最大增幅,意味着北美成品油的实际需求好转还有待时间检验。美联储表态加快Taper甚至提前加息,强化了市场对于流动性紧缩周期的认识,尽管围绕缩债加息的博弈已经充分出尽,但这仍是中长期制约油价反弹的重要因素。接下来国际原油市场或继续在震荡中不断修正预期差,不过临近圣诞节外盘交易活跃度逐渐下滑,短期可能存在更大的价格波动,此时宜多看少动。
【橡胶】东南亚主产区割胶旺季供应压力增加,近期泰国天然橡胶原料价格环比明显回落。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达到1380万吨,较上年增长1.47%。主要产胶国来看,今年1-11月,泰国天然橡胶累计产量为426.65万吨,同比增加10.97%;印度尼西亚产量为287.37万吨,同比增加2.76%;马来西亚产量为48.21万吨,同比增加3.06%;越南产量为84.6万吨,同比下降24.67%。时间窗口上,泰国北部在10月中旬开始提量,泰国南部主产区12月至来年2月是旺产期,期间天然橡胶产量约占全年总量的一半,越南割胶旺季较泰国略短,而马来西亚和印尼则更加延后。虽然全球天然橡胶增产是大势所趋,但2021-2022年冬春季发生拉尼娜现象的概率较高,可能造成低温和多雨天气,旺季放量程度仍有变数。
【豆类】市场对南美炎热干燥天气威胁作物生长的担忧持续加剧,周四CBOT大豆期货市场延续涨势震荡收高,盘中豆油和豆粕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豆类品种整体反弹,具有典型的天气炒作特征。种植户担心拉尼娜气候现象,该气候通常会给阿根廷和巴西部分地区带来干旱天气。此外,美股和原油连续走强也显示市场对奥密克戎的担心减弱,整个金融市场出现较强回暖信号。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12月16日当周,美国2021/2022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增81.15万吨,创市场年度低位,其中向中国出口销售73.04万吨。当周美国豆油出口销售净增10.95万吨,创本市场年度高位。南美天气是近期国内外豆类市场关注的焦点。此前机构对南美大豆产量的预测过于乐观,在出现不利天气威胁时,市场同样可能矫枉过正。
【大豆】黑龙江产区大豆价格维持偏弱运行,多地大豆毛粮收购价格回落至3元以下。国家农业农村部在最新的报告中将2021年中国大豆产量较上月调减225万吨至1640万吨,主要是大豆面积和单产下调所致。东北大豆整体外销缓慢,国储收购与抛售同步进行,国储仍是大豆流向的主渠道。中储粮近期多次组织大豆竞价销售,释放储备增加大豆供应。中储粮发布公告12月28日将继续进行69059吨国产大豆单向拍卖。国产大豆市场转弱,贸易商出货压力增加,企业参与竞拍热情不高,但农户惜售情绪普遍较重,延缓现货跌势。周四豆一期货先抑后扬止跌回升,国内豆粕豆油大涨改善市场看空人气,空头离场带动豆一价格回升,但夜盘反弹受阻,再次增仓回落,整体仍未摆脱弱势格局。预计今日豆一期货市场维持震荡走势,可适量减持豆一期货多单或盘中顺势参与。
【豆粕菜粕】周四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延续反弹节奏,多地上涨10-30元/吨,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在3450-3540元/吨运行。南美天气炒作提升油厂提价动力,豆粕市场保持回暖状态。当前国内生猪存栏总量较正常年份偏高6%左右,节前育肥高峰期饲企需求较活跃。进口大豆到港量不及预期,环保限产等令油厂开工率增加受限,豆粕绝对偏低支撑价格抗跌。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有所下滑,但下游饲企提货速度放缓,导致豆粕库存止降回升。截至12月20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为58万吨,周度增加6万吨,比过去三年同期均值偏低18万吨。南美天气炒作推动美豆连续走高,成本及预期驱动国内豆粕市场跟涨。周四国内粕类期货市场高开高走强势大涨,持仓大幅增加,显示多头对南美天气寄予厚望,粕类市场呈现加速反弹之势。预计今日国内粕类期货市场继续保持强势,可适量增持粕类期货多单或盘中短线顺势参与。
【油脂】周四CBOT豆油市场继续收高,南美天气威胁与原油反弹形成合力。周四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连续第三日收高,夜盘继续保持强势,上周开始的大雨引发马来西亚多地出现洪水,12月产量下滑的预期为棕榈油价格走强提供支撑。此外,国际原油连续三天上涨,棕榈油作为生物燃料原料的吸引力随之提升。全球油脂市场保持联动,南美天气和马来西亚洪水是影响近期油脂市场关注的重点。国内豆油库存连降四周,处于过去五年同期低位。春节前油脂需求旺盛,豆油库存将保持偏低状态。周四国内三大油脂期货走势出现分化,豆油受南美天气炒作跟随美豆回升,棕榈油则受到马来西亚减产题材提振而继续反弹,菜油因前期供给炒作有所消化而走势较为被动,但夜盘菜油显现补涨迹象。尽管欧美疫情仍在肆虐,但在南美旱情结束前,油脂市场对供应端的关注将盖过需求端。预计今日国内油脂板块延续震荡偏强走势,可逢低适量买入油脂期货多单或盘中短线快进快出。
中投期货早盘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