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1年12月9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1-12-09 点击数:
【宏观策略】宏观面无明显变化,奥密克戎对市场的冲击逐渐结束,但是供应链问题,能源问题等中期困扰依然存在,全球资产价格依然维持强势,但是部分内盘工业品连续反弹后回落,市场情绪较为一般。我们认为近期两个事件值得大家重点关注,其一是美联储12月是否会加大Taper的力度,其二是15日MLF续作的情况,可验证此轮货币宽松真正的净投放量。整体看宽松仍是主基调,尤其是国内方面,这种态势依然明显。我们的策略依然是建议关注政策放松受益板块。
【股指期货】两市强势上涨,近半个月来市场明显强于外盘。我们在之前的策略强调,权益市场是流动性的晴雨表,而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自极度严苛的房地产调控松动以来,不仅是流动性开始放松,宽信用的态势也逐渐明显,以银行地产以及地产后周期板块为代表的蓝筹大幅反弹,是指数走强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目前阶段内指数维持强势的概率较大,事实上自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删除“不搞大水漫灌”之后,我们一直强调指数逢低做多的机会,目前这一策略不变。中期走势仍待流动性的进一步确认。
【贵金属】黄金延续窄幅震荡行情,仍没有明显的趋势。辉瑞强调接种加强针第三针疫苗对奥密克戎能起中和作用,美债收益率回升,但美元回落。从金价的走势看,黄金市场在等待美联储在Taper方面的进一步指引,因此短期内并无趋势。我们认为,如果美联储紧缩政策超预期而导致金价大幅度回落,仍是波段性买入机会,当前位置参与的价值则不大。
【铜】南非出现变异株导致的恐慌蔓延至金融市场,风险资产价格普遍下跌。铜精矿现货 TC 持续下降,冶炼利润下滑至 1400 元/吨附近。秘鲁社区居民封锁 Las Bambas 铜矿道路,铜精矿发运持续受到抑制。冶炼端,江西地区持续限电,已经影响到该地区精铜生产,11 月精铜产量仍可能下降。未来,冬奥会环保管控的影响将会显现,河南、山东、内蒙古、山东等地区的冶炼厂开工将下降。需求方面,随着铜价回落,下游需求也有所回升。临近年关,消费端的改善难以造成累库,强现实格局不改,上期所库存降至新低,LME注销仓单持续出库造成注销仓单不到1万吨,现货持续升水背景下,或将驱动价格上行。在全球疫情反复的背景下,不确定因素较多,铜自身基本面因子相对弱化,铜价继续保持震荡思路。
【铝】从供给端来看,冬奥会即将来临,碳达峰实施方案即将落地。一是国家将在2022年1月1日前关停华北、淮北、华西等重污染地区所有重工企业。二是碳达峰方案即将落地,国内供给偏紧格局有望得到强化。龙头企业开工持稳,关注北方环保趋严影响。海外库存持续去库,国内库存维持高位。南非病毒蔓延,悲观情绪渲染下,叠加基本面处在供需两弱的阶段,铝价将继续承压运行。
【钢材】昨日,螺纹主力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0元/吨,收盘4350元/吨;热卷主力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6元/吨,收盘4528元/吨。根据钢谷网最新数据显示,如今建材厂库及社库较上周分别下降16.93%和8.66%,但产量较上周上升4.66%。从数据上来看,建材库存在较快的去化,厂库去化速度大于社库,表明部分钢材贸易商看好明年行情,开始冬储。我们认为,年前钢材供需难有超预期,因此钢价也难以走出深V趋势,随着季节性淡季到来,去库的终将放缓并累库,钢价有回调机会,我们的观点不变,钢材适合逢低做多。
【原油】国际油价的反弹显示出,市场对Omicron病毒的担忧正在消退,机构重新定价新一轮疫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初步经验来看该毒株可能不算特别严重。毕竟经历了近两年疫情的磨难,市场不会一直停留在从前的疫情思维中,投资者对异常波动的“免疫力”也在不断提高,业界对于此类消息已经不那么敏感。然而我们再次强调,资本市场对Omicron的认识是很不到位的,无论先前的恐慌还是现在的乐观都具有一定盲目性。科学研究表明,Omicron变体总共包含大约50个突变,病毒首先与细胞接触的部分有10个突变,远远超过Delta变体的两个突变。这样夸张的突变能力对欧美主流的MRNA疫苗技术路线的有效性提出了严峻考验,MRNA与我国采用的传统灭活疫苗原理不同,MRNA训练的免疫系统对于突变种类多的病毒往往达不到较好的识别效果,未来面对更多突变而失效的风险正与日俱增。从疫情发展的规律来看,自2020年以来,全球疫情的波峰和波谷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的每一轮上升和下降过程平均大约为期2个月,且具有秋冬高发春夏好转的季节特征。按照这一规律推断,本轮全球疫情单日新增的顶点将会出现于12月中下旬,乃至在明年一季度仍会持续干扰经济复苏,从这个角度中期原油市场是不容乐观的。
【橡胶】近期,青岛地区天然橡胶去库存速度放缓,但累库拐点仍未到来,市场供需矛盾激化的预期并不强烈。截至2021年11月底,青岛地区天然橡胶一般贸易库存不足30万吨,处于近年来低位水平,环比下滑3.86%,延续去化但降幅收窄,整体尚能满足一个月左右的需求。据悉,年底船期延迟情况依旧存在,青岛仓库入库量迅速大幅回升不太现实;出库量仍有小幅下降的可能,但下游轮胎企业原料库存开始累积,若终端无明显好转则采购阻力增大;综合预计,短期青岛地区天然橡胶库存呈降速去化态势,但2021年内或难以观察到全面累库,关注明年船期到港和下游开工情况。不过同期沪胶期货库存快速增加,入库量略超市场预期构成一定利空。截至2021年12初,RU期货库存小计20.93万吨,同比大幅增加35.68%,但2020年受疫情暴发影响具有特异性,这一数字相比2019年同期是减少的。总体而言,当前国内天然橡胶期现库存的绝对数量和相对趋势均偏低位,放在过去十年来看过剩也不算严重,未来数周到数月仍支持市场偏强表现。
【豆类】 受来自中国的大豆进口需求提振,周三CBOT大豆期货市场先抑后扬止跌收高,盘中呈现粕强油弱分化特征。美国农业部表示,民间出口商报告向中国出售了13万吨大豆。分析师预计截止12月2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量在100-175万吨之间。美国农业部将于今晚公布全球大豆月度供需报告,美豆产量已经确定,市场更关注南美大豆供应及中国需求变化。南美大豆作物丰产预期令美豆涨势受限,巴西除南部部分地区仍然干燥外,大部分作物区天气将获得改善。目前巴西大豆播种基本结束,阿根廷种植率达到一半,天气预报显示阿根廷12月的天气形势并不理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仍需持续观察。
【大豆】黑龙江产区大豆价格继续稳中偏弱运行,大型企业挂牌收购价格回落,贸易商挺价动力减弱,但高蛋白优质大豆价格较为坚挺。中储粮油脂公司12月7日进行67887吨大豆拍卖,成交率为28%,12月10日将继续进行73186吨大豆拍卖。此次大豆单向拍卖成交率一般,市场看涨情绪已明显下降。中储粮大豆拍卖活动在停滞多日后重新登场,释放储备增加大豆供应。此外,近日接连有企业委托黑龙江粮食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进行大豆拍卖,企业大豆积极出库,进一步增添市场利空氛围。周三豆一期货低开低走大幅回落,技术上再探调整新低,夜盘维持弱势状态,继续保持下跌节奏。预计今日豆一期货市场延续低位震荡行情,可适量持有豆一期货空单或短线适量参与。
【豆粕菜粕】周三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延续弱势,多地下跌10-20元/吨,国内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在3320-3470元/吨运行,市场供需较平稳,现货市场跟随美豆小幅震荡。上周国内大豆周度压榨量降至189万吨,豆粕产出减少,但饲企提货速度放缓,豆粕库存止降回升。截止12月6日当周,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为58万吨,周度增加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9万吨,比过去三年同期均值偏低18万吨,结合年底前大豆到港和压榨情况,预计豆粕库存波动不大。当前国内生猪存栏总量较正常年份偏高6%左右,而豆粕绝对库存不高,节前育肥高峰期临近,刚需因素仍是抑制粕价深跌的主要支撑。南美远期供应压力不减,豆粕反弹仍需美豆配合。周三国内粕类期货市场延续震荡偏弱走势,豆油下跌后豆粕跌幅缩小,夜盘受低位买盘进场推动止跌回升。目前粕类期货市场仍缺少明确方向指引,震荡盘整状态有望持续。预计今日国内粕类期货市场高开震荡,可盘中短线参与或维持观望,合理控制仓位防范报告的不确定性。
【油脂】周三CBOT豆油市场大幅下跌,技术指标明显走弱。周三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大幅回落,美国环保署降低了生物燃料掺混的强制性要求,引发市场对豆油需求下降的担忧,CBOT豆油市场应声大跌,并对中国和马来西亚相关油脂市场造成拖累效应。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的月度供需报告和船运调查机构关于12月初的出口数据将于12月10日公布。劳动力短缺问题持续得不到解决,市场预期马来西亚12月棕榈油产量会继续下降。受上周大豆压榨量下降影响,国内豆油库存继续减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当周,全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为80万吨,周度下降1万吨,整体处于过去五年同期低位。菜油和棕榈油库存同样偏低,双节备货陆续展开,油脂整体库存增长空间有限。周三国内三大油脂期货高开低走大幅下挫,CBOT豆油急跌迅速在全球油脂市场形成连锁反应。国内油脂市场因有库存因素支撑跌势可能并不连贯,但随着远期供应格局趋向宽松以及在商品比价效应下,难以长时间维持高位运行。预计今日国内油脂板块低开震荡,可逢高适量增持空单或盘中短线顺势参与,并注意规避报告风险。
中投期货早盘分析仅供参考
下一篇: 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1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