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美豆进入收割季,中美贸易摩擦刺激豆粕市场走强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4-09-20 点击数:
美豆进入收割季,中美贸易摩擦刺激豆粕市场走强
本文作者:中金财富期货研究所 于瑞光
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号:T040666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TZ002416
概述:2024年美豆收割大幕徐徐展开,丰产预期逐步兑现。巴西旱情引发播种延迟担忧,为美豆增产压力带来缓冲。美国对华部分商品加征高关税,中美贸易再起摩擦,供给担忧提振豆粕市场走强。
美豆开启收割大幕,产量前景保持乐观
美国农业部本周公布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9月15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64%,符合市场预期;当周美豆落叶率为44%,收割率为6%,五年均值分别为37%和3%。从目前美豆生长指标看,美豆收割率高于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天气因素对美豆产量的影响趋于结束,美豆丰产预期进入兑现阶段。美国农业部在9月供需报告中预计2024年美国大豆产量为1.2481亿吨,同比增加1147万吨。美豆11月合约自8月16日从955美分触底回升,目前仍在1000美分附近徘徊,增产仍是限制美豆回升幅度的主要阻力。
巴西大豆开始播种,旱情引关注
进入9月中旬,巴西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开始。因此前持续干旱阻碍田间工作,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表示,截至9月12日,巴西大豆播种面积约占预期总面积的0.06%。巴西大豆的种植时间跨度较长,通常从9月下旬持续到12月中旬。虽然目前还不是影响巴西大豆种植的关键时段,但持续得不到缓解的旱情将增加巴西大豆播种延迟和早熟大豆上市的时间。美国农业部在9月供需报告中维持巴西大豆产量1.69亿吨创纪录规模的预测,未来能否实现这一预测值仍取决于巴西天气的配合程度,但目前的旱情无疑增加了巴西大豆实现丰产目标的难度,也美豆丰产导致的价格弱势带来部分缓冲。随着巴西多地进入播种窗口期,巴西产区天气将更受关注。
中美贸易再起摩擦,加税担忧提振豆粕走强
继中国宣布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引发菜籽供给担忧后,中秋假日期间美国突然宣布大幅提高中国产太阳能电池、半导体、钢铝和电动汽车等产品的进口关税,市场对中美贸易战的担忧升温。中方对美加税行为作出回应,表示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方企业利益。2023年中国自美国进口2425万吨大豆,约占中国进口大豆总量的24.4%,美国是中国进口大豆第二来源国。2019年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尚未结束,新一轮贸易摩擦再起,市场有理由预期中国会采取提高美国大豆进口关税的措施加以应对,国内豆粕市场因担忧进口大豆供给收紧而大幅上涨。
近期国内豆粕市场展望
2024年美豆正式进入收割季,良好的天气条件将使美豆增产预期逐步兑现。在美豆价格跌破成本并回落至四年低点后,低位买盘进场带动美豆出口需求回升,与巴西干旱天气一道缓解美豆增产压力,为美豆收复1000美分关口提供重要支撑。随着市场的关注点从北美逐渐转向南美,豆类市场的利多驱动逐渐显现。国内豆粕市场与美豆保持联动,国内豆粕库存绝对数量虽偏高,但已经进入季节性下降周期,供需矛盾有所缓和。中加、中美贸易摩擦引发菜粕和豆粕供给担忧,为资金炒作注入新题材,有望推动豆粕市场继续震荡回升。
法律声明
版权免责声明:本报告由中金财富期货有限公司提供,未经中金财富期货事先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印、传送、转发或出版作任何用途。合法取得本报告的途径为本公司授权的渠道,由公司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转发责任,非通过正当渠道获得的报告均为非法,我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报告内容免责:本报告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金财富期货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
报告使用免责:本报告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本资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对所述期货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我公司及研究人员不对投资者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中金财富期货有限公司
公司网站:https://www.ciccwmf.cn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6001号太平金融大厦4203-4205单元
邮编:518038
传真:0755-82912900
总机:0755-82912900
附件:1、20240919【农产品】豆粕:美豆进入收割季,中美贸易摩擦刺激豆粕市场走强.pdf
上一篇: 油脂:利多题材持续发酵,油脂市场强势反弹
下一篇: 机构普遍不看好后市油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