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财富期货早盘视点(2023年3月28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3-03-28 点击数:
【宏观提示】第一公民银行宣布完成了对硅谷银行收购,以及美国政府正考虑提供额外流动性,特别是帮助第一共和银行强化资产负债表,目前美国存款从地区银行流向大型银行速度锐减,市场情绪显著改善,欧美股市和大宗商品均反弹,前期跌幅较大的油价回升明显。考虑到近期工业品去库放缓以及海外银行危机造成市场出现明显调整,但经济复苏的趋势没有改变,建议关注调整之后的波段机会。
【股指期货】两市震荡回落,前期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而大幅上涨的中字头出现调整,是蓝筹指数走弱的主要原因,但是中证500等中小指数走势较好。整体看指数处在一个典型的震荡行情中,尤其是目前阶段内,指数出现系统性下行的概率很低,建议继续关注大幅回落之后的买入机会。
【贵金属】美国中小银行危机接近尾声,市场情绪大幅扭转,金价出现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市场预期美联储提前结束紧缩,以及影响金价的长期因素“黄金受益于美元信用受损”逐渐显现,因此对于黄金而言,继续耐心等待调整之后的机会,追涨则无必要。
【钢材】第一公民银行宣布完成了对硅谷银行收购,以及美国政府正考虑提供额外流动性,特别是帮助第一共和银行强化资产负债表,目前美国存款从地区银行流向大型银行速度锐减,市场情绪显著改善,欧美股市和大宗商品均反弹,前期跌幅较大的油价回升明显。考虑到近期工业品去库放缓以及海外银行危机造成市场出现明显调整,但经济复苏的趋势没有改变,建议关注调整之后的波段机会。
【铜】硅谷事件在监管当局迅速采取行动稳定市场人心,加上市场迅速调整对未来升息前景的看法、市场紧张情绪已经大大缓解。目前秘鲁铜矿的供应扰动有所恢复,国内冶炼厂产量也在增加,低库存且库存去化对铜价依然有较强的支撑。目前进口铜尚未大量流入,在盘面下跌的刺激下,下游积极补货,现货升水直线走高。传统消费旺季来临使房地产与基建领域订单增多,3月铜材企业产能开工率环比升高。下游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但需求端还存在一定的分化,当前已进入消费旺季。宏观仍具一定不确定性,短期铜价低位震荡修整。短线关注银行事件发展,价格可能无序剧烈震荡,回避风险为主。
【锌】欧洲新星法国炼厂3月初复产,但在能源供给问题未完全解决及全球锌矿供应增量不大背景下,炼厂是否集中大规模复产仍存不确定性。云南水电紧张导致的锌治炼厂减产,但在其他地区正常生产、炼厂超产计划,以及再生锌复产贡献增量之下,限电影响有限。加之生产天数较 2月多,3 月锌产量有望实现环比增长。而湖南地区电价高企,但再生企业目前未出现停产情况,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需求端看,开工加速恢复,受益于基建项目复工且预期向好提振,镀锌板块恢复好于同期水平。整体来看,目前宏观逻辑仍占据价格影响的主导,也需要关注国内需求端复苏对价格支撑的持续性。
【原油】如我们此前论述,西方银行业流动性危机引发对经济衰退的忧虑氛围下,国际原油走势的修复将是一个曲折过程。硅谷银行倒闭和瑞士信贷收购,令欧美社会普遍对银行业经营健康状况感到担忧,这是目前原油市场最大的下行风险因素。尽管美联储等西方主要央行已经暂缓加息步伐,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压力将得到缓解。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仍维持高位,目前市场只是看到加息对银行业造成的破坏,但对经济的整体影响尚未全面显现。辩证来看,除非重大的全球系统性风险,银行业问题对原油供需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的迟滞,原油需求增长前景正在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原油供应的紧缺程度亦不及预期,从而在基本面和情绪面对油价造成双重压制。
【橡胶】沪胶重心下移固然受金融属性主导,但也离不开基本面与宏观共振的原因。鉴于中国天然橡胶来源主要依赖进口,青岛主港现货库存是橡胶产业链一个重要的晴雨表,追踪其短期变动能够较为直观地了解实际需求情况。今年春节以来,国内橡胶社会库存增长较快,青岛地区库存持续高位累积,令胶价承压明显。截至3月中旬统计,青岛港口橡胶总库存约为60万吨,处于近年同期较高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海外经济衰退导致需求疲软,东南亚天然橡胶货源转而向中国出口,大量橡胶库存被转移至国内,且仍在持续累库未见拐头迹象。后市库存拐点需要关注经济与终端需求恢复情况,橡胶若要摆脱弱势,一个前提是观察到产业链中下游好转对去库存的推动。
【尿素】尿素期货盘面上行乏力,现货报价大稳小动。供应方面,新疆、内蒙、山东部分厂家停车检修,山西地区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要求在产煤化工企业限产30%,山西兰花小颗粒、山西天泽、山西晋能开始环保限产,国内尿素日产量降至16万吨以下。需求方面,北方地区农业用肥有所放缓,板材企业需求相对稳定,复合肥企业转产高氮肥,以刚需采购为主。近期尿素期货价格表现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交投情绪,经过一段时间观望后,业者纷纷适量跟进补货,预计短期国内尿素市场波动主要取决于下游跟进情况。
【豆类基本面】受美国小麦和玉米期货上涨带动,周五CBOT 大豆期货市场在触及四个月多月低点后获得技术支撑止跌反弹,5月大豆合约成功守住1400美分关口,盘中豆油和豆粕同步回升,技术上呈现超跌反弹状态。《Farm Futures》杂志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23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测为8962万英亩,比2022年美国农业部评估的8745万英亩增长2.5%。美国农业部将于3月31日公布基于调查的2023年美豆种植意向报告,该报告是评估新季美豆生产的基础,因而备受市场关注。如果报告与市场预期值出现较大偏差,容易引发美豆市场剧烈波动。机构发布的最新巴西大豆收割率已过七成,本年度实现创纪录产量已无悬念,巴西实现丰产以及快速提高的出口能力削弱了阿根廷大豆减产对全球大豆供应的影响。追踪19种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周五上涨0.28%,农产品止跌回升缓解了原油和金价下跌的影响。
【大豆】针对当前国产大豆市场运行现状,国家相关部门推出一揽子稳定大豆生产支持政策措施,包括加快组织大豆收储,在东北新增收购计划,加大收储力度等,释放积极信号。由于收储库点有限导致政策覆盖范围不足,部分地区卖豆难现象并未改善。市场对4月底收储结束后的豆价走势缺乏信心,贸易商和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不高。为稳定和提高农民种豆意愿,农业农村部要求农垦系统继续开展带头扩种大豆油料行动,黑龙江省发布公告,将继续实施玉米、大豆差异化补贴政策,原则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达到350元以上。目前国产大豆市场内生消费动力不足,上年大幅增产导致供大于求,农户余豆较上年同期明显偏多。中储粮入市收购有助于减少库存压力,如不能激活众多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仅靠政策手段恐无法促进国产大豆市场健康发展。周五豆一期货市场维持弱势震荡状态,买盘动力依然不足,近强远弱特征继续强化。夜盘冲高回落仍未摆脱偏弱局面,今日豆一期货市场有望延续弱势震荡行情。风险提示:现货市场表现和政策动向。
【豆粕菜粕】周五国内豆粕现货报价跌幅扩大,各地跌幅多在90-120元/吨,沿海豆粕报价多运行在3660-3810元/吨之间,其中张家港报价3650元/吨,大连报价3810元/吨,东莞报价3660元/吨。美豆价格、巴西升贴水和海运费三者同降,大豆进口成本快速回落,国内大豆供应趋向宽松,需方放缓入市采购节奏,豆粕现货成交均价跌势加速,多地创出一年多低点。目前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状态,由于大豆周度压榨量不到150万吨,豆粕库存压力并不大,但国内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随着进口大豆和菜籽到港量攀升,市场预计4、5月份国内油厂开工率将大幅提升,届时蛋白粕市场供过于求局面将深化。国内豆粕现货市场自去年11月触顶转势以来,局部累计最大跌幅接近2000元/吨。市场泡沫成分得到有效释放,短期跌势加快,有矫枉过正的可能。周五国内粕类期货市场保持弱势继续收低,空头获利平仓令盘面收复部分跌幅,但价格重心稳步下移,均线系统保持空头趋势,尚难判断就此止跌。目前国内豆粕基差已收敛至正常水平,期现货市场同步性提高,随着市场恐慌情绪释放,继续追空风险较大。受美豆反弹提振,今日国内粕类期货市场有望对上周跌幅展开修正行情。风险提示:豆粕现货走势和美豆表现。
【油脂】周五CBOT豆油市场止跌回升,恐慌性下跌节奏略有缓解,技术上仍保持空头趋势。周五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市场延续下跌行情,日线呈现七连跌,周度跌幅超过10%,技术上处于典型的下跌节奏。欧美银行系统风险波商品市场,全球主要植物油遭到抛售。尽管3月初以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增长、产量下滑,但当前棕榈油价格与基本面脱钩,需要等待恐慌情绪缓解后重建需求信心。国内油脂市场方面,全球油脂保持联动,南美豆油价格跌至两年多低位,棕榈油进口成本跌至7940元/吨。恐慌情绪与成本下降形成叠加效应,三大植物油现货保持跌势。周五国内油脂期货市场先抑后扬探底回升,盘中在创出本轮下跌行情新低后引发获利盘离场,油脂板块整体收复盘中跌幅。虽然技术上油脂板块仍保持跌势,但在市场风险集中快速释放后,超跌反弹的概率明显增大。如外部宏观压力弱化,今日国内油脂期货市场有望震荡回升。风险提示:国内油脂库存变化和外部市场情绪。
中金财富期货早盘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