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财富期货早盘分析摘要(2023年1月6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3-01-06 点击数:
【宏观策略】12月美国“小非农”就业人口增幅约为市场预期的1.6倍,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意外降至三个月低谷,显示劳动力市场仍强韧,强化美联储还有空间保持加息的预期。受此影响,美股三大指数回落,但是大宗商品在前期大幅回落的情况下震荡回升,昨晚房地产方面再度出台政策利好,内盘工业品再度回升,凸显政策对内盘工业品价格走势的影响。整体看,预计春节前工业品维持震荡的概率较大。
【股指期货】两市继续显著回升,蓝筹板块全面强势,各板块龙头集体爆发,凸显复苏和回归是当前市场最大的特征。考虑到两市成交量未显著放大,以及春节前重大政策和会议较为匮乏,因此我们昨日也强调目前阶段指数上行的趋势是较为确定的,但是节奏上可能难以用强势上行的节奏来完成,我们建议继续关注调整后的机会,追高须谨慎。
【贵金属】有“小非农”之称的ADP就业报告显示,12月美国私人部门就业人口增长23.5万,约为分析师预期增幅15万的1.6倍,也远超11月上修后的增加人数18.2万。美国劳工部公布的上周国内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环比减少2.1万,降至三个月来低谷,向单周历史低位靠近,并未如市场预期持平前一周。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数据对宽松预期打击较大,黄金顺势回落,走势符合预期。我们仍坚持之前观点,关注黄金大幅回落后的机会,追高有风险。
【铜】目前铜矿IC 仍处于高位,CSPT 敲定 2023 年第一季度现货铜精矿来购指导加工费,持平上季度,未来在大型矿山陆续投产的背景下,铜矿趋于宽松已成市场共识。近几个月的铜现货紧张主要来自于检修和新投产产能的滞后性释放等冶炼端受到的扰动,而周内也依然呈现国内产量不是及进口窗口关闭导致的进口补充有限,从而依旧体现为低库存及供应紧张,但整体上近两月铜产量呈现同比增长,后续随着冶炼厂生产恢复以及新产能投放落地,铜产量继续实现增长,中期供应走向宽松。受疫情影响和消费淡季到来,铜材加工企业开工率回落。国内主要精铜杆企业周度开工率为60.32%,较上周微降0.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38个百分点。另外,临近年末,季节性淡季、企业关账检修等问题也是拖累开工率下滑的另一因素。整体上,对海外衰退及美联储紧缩持续的担忧令宏观承压,短期在疫情影响下供需双弱,特别是国内消费有待修复,铜价面临下行压力。
【铝】供给端,当前国内电解铝产能增减并进,整体来看偏稳。增量方面,此前减产的四川、广西以及新投产的内蒙古等地仍处于缓慢复产状态。当前传统消费旺季金九银十已过,需求本就步入“冬季”。尽管此前铝价回落,下游补货较为积极,成交有所回转,但受传统消费旺季结束的影响,实际需求偏弱,订单不足导致下游开工率下降,以逢低采购和年前备货为主。传统消费淡季致国内电解铝下游需求维持弱势且备库情绪一般,部分企业因订单匮乏而考虑提前停炉放假,使铝下游行业龙头企业产能开工率较上周下降,铝价走势将继续偏弱。
【钢材】近期澳洲煤恢复进口一事甚嚣尘上,尽管未有确切消息落地,但焦煤焦炭期货市场已先行大跌。去年7月份我们就提到,人民币计价的澳洲铁矿石的出现,预示着中澳两国关系的改善,也预示着澳煤禁令将放松。上个月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访华,或预示着中澳关系的破冰,澳煤禁令解除的可能性再度增加。从目前来看,澳煤具有价格优势,一旦澳煤进口放开,国内炼焦煤偏紧的局面将变宽松,但目前钢材的主要逻辑不在于成本,而在于地产需求触底后的复苏。我们认为今年节后钢材需求强弱尚不可知,短期在复苏情绪及成本的支撑下,钢价维持高位震荡的可能性大。
【原油】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跌,主要因美联储紧缩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市场担忧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重燃。在实际需求尚未显著恢复增长的情况下,欧美制裁俄罗斯导致能源贸易流重构,更多货源涌向亚洲市场,迫使沙特不得不带头大幅下调旗舰原油品种的官方销售价格。随着俄乌战争引发的地缘政治失去主导,前期赋予的风险溢价大部分被挤出市场。2023年原油市场已基本从供应中断的恐慌中走出,供需双双减量后正重新转入再平衡状态。未来的新局面是,原油供应端弹性仍较低,需求端复苏面临挑战,市场供需层面仍是十分脆弱多变的。
【橡胶】从2022年初至今,国内国际橡胶市场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我们此前曾分析,尽管天然橡胶行业存在严重的供应过剩问题,但已经在2018-2019年得到充分消化,并且难以产生新的重大利空。因此,近一年来的胶价下跌主要受中国需求疲软以及欧美经济衰退的影响,考虑到2023年宏观层面不确定性犹存,可能导致天然橡胶需求增长的进一步放缓。就眼前而言,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不会很快转向,中国经济复苏仍然存在于预期中,2023年全球经济前景尚难言乐观,有机构预计2023年全球天然橡胶需求增长将维持在2.8%左右。天然橡胶的产能出清正常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主要由老树保养欠妥加速淘汰和(翻)新种植面积跟进不足来实现。上游橡胶种植业目前已处于原料成本激增的压力下,成品橡胶价格下跌无疑是雪上加霜,也不排除发生出现小概率极端情景,令胶价深度崩盘以提前走完本轮熊市周期。而在常规的供需再平衡下,橡胶走势难以摆脱围绕成本线长期震荡筑底的局面。
【尿素】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危机显现,但国内系统性下行风险见底,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逐渐弱化,尿素价格有望回归基本面。2023年国内外尿素产能加速释放,整体供应水平将延续高位。特别是化肥保供与减量增效同时进行,行业结构性调整压力加剧,尿素企业很难重现去年的高利润模式。预计2023全年尿素走势大概率前高后低,春耕备肥旺季兑现后的上涨空间已经不多。尤其在三季度以后,不排除尿素价格处于成本线下方运行的可能,煤炭成本端将起到更大的引导作用。
【豆类基本面】因市场担忧全球经济衰退和大宗商品需求减弱,周四CBOT 大豆期货市场延续调整状态继续收低,盘中豆粕表现强于豆油。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前,市场预计截至12月29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净增区间在40-132.5万吨。美国农业部将于1月12日公布月度供需报告和季度库存报告。巴西大豆生长状态保持正常,产量前景较为乐观。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表示,近几日出现的降雨提高了大豆播种进度,但因该国农业带仍然面临着长期干旱的影响,大豆产量预估仍然令人担忧,目前阿根廷大豆播种率已过八成。每年一季度通常是南美天气炒作的高峰期,市场密切关注阿根廷天气变化。追踪19种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周四下跌0.18%,油价止跌回升不及其他商品下跌对该指数的影响。
【大豆】2022年中国大豆显著增产,市场供应宽松,需求表现乏力。中储粮直属库下调国标三等大豆收购价,带动东北产区国产大豆价格普遍偏弱。黑龙江省储收购数量有限,对市场提振效果不足。缺少需求支撑,市场悲观情绪不减,大豆价格重心明显下移。中储粮油脂公司1月4日进行的5609吨2022年国产大豆竞价采购全部成交,1月4日进行的25827吨国产大豆竞价销售成交率为39%,1月6日将进行35428吨国产大豆竞价销售。国家统计局将2022年中国大豆产量调高至2030万吨,同比增幅23.7%,主要是大豆播种面积同比增加21.7%所致。国产大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食用消费需求,尤其是因前期疫情防控压制的需求恐无法弥补,在增产和持续拍卖压力下,国产大豆市场供应压力明显后移。周四豆一期货市场买盘乏力继续震荡收低,夜盘维持弱势。缺少需求提振,豆一期货仍处于震荡寻底状态,尚未摆脱弱势。今日豆一期货市场有望延续低位震荡行情。风险提示:现货市场表现和拍卖成交情况。
【豆粕菜粕】周四国内豆粕现货报价继续下跌,各地跌幅多在30-60元/吨,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运行在4550-4640元/吨,其中张家港报价4550元/吨,东莞豆粕报价4640元/吨,大连报价4630元/吨。美豆连续下跌与豆粕库存连续六周攀升形成叠加效应,市场看空情绪升温,油厂降价促销。最新国内豆粕库存已超过55万吨,基本追平去年同期水平。本周油厂大豆压榨量保持在200万吨左右,豆粕现货库存充裕,企业随用随采,豆粕累库效应削弱油厂挺价动力。春节前备货高峰虽临近,但需求端对价格的影响力度不及供应端。周四国内粕类期货市场低开低走继续下跌,原油连跌对商品市场造成明显的系统性冲击,美豆承压调整增加市场看空情绪,粕类期货市场在成本和预期影响下继续跟随外盘展开调整行情。今日国内类期货市场有望承接夜盘跌势继续向下调整。风险提示:现货市场表现和美豆市场表现。
【油脂】周四CBOT豆油市场未能跟随原油反弹而继续震荡收低,技术上出现四连阴,短期顶部特征愈加明显。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周四收盘继续回落,追随相关油脂市场走势,但库存预计下滑遏制跌幅。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月报前,市场预计马来西亚12月底的棕榈油库存为217万吨,环比减少5.3%;12月棕榈油产量预计下滑3%至163万吨,出口下滑1%至150万吨。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月1-5日棕榈油出口量环比锐减68.2%。外部油脂市场大幅调整是近日国内油脂市场整体走弱的主要原因。国内棕榈油库存拐点显现,春节前集中采购带动油脂需求回暖,国内油脂市场跌势相对被动。周四国内油脂期货市场整体收跌,外盘油脂弱势表现继续从成本和预期上冲击国内油脂市场。三大油脂交替领跌,短期调整压力尚未完全释放。今日国内油脂期货市场维持震荡回落走势的概率较大。风险提示:油脂现货库存和外盘油脂表现。
中金财富期货早盘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