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1年9月13日)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1-09-13 点击数:
【宏观策略】海外宏观面无明显变化,高盛预测美国11月Taper,美股连续回落,但是幅度不大,大宗商品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走势偏强。国内方面,8月三大金融数据齐降,社融、M2、M1分别下滑至10.3%、8.2%、4.2%(前值分别为10.7%、8.3%、4.9%)。信贷余额增速12.1%,虽然仅比上月下滑0.2个百分点,但当前贷款内部结构恶化,新增贷款主要靠票据支撑,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量连续两月为负,且企业长期贷款同比增量下滑幅度为2018年以来最高。我们认为,在地产引擎缺失的情形下,明年年初基建投资的回升力度成为观测信用扩张的重中之重,当前总需求仍相对弱势。从市场的投资策略看,在需求仍没有显著回升的情况下,建议仍须重点关注供给也出现回落的品种,我们自8月初首次推荐“煤焦、铝、纯碱、PVC”几个供应受限的品种机会以来,这些品种已经全部创出新高,建议继续关注类似行业的机会,但是不要追高操作。
【股指期货】上周两市连续大涨,两市成交量也始终在万亿之上,呈现量价齐升的格局。截至9月10日A股已经连续38个交易日破万亿元,日平均成交额达到1.35万亿。7月以来仅3日成交额未破万亿元。从历史上看,成交量的持续放大往往伴随着指数整体中枢的上移,不过本轮A股成交量放大后市场整体并未显著上行,7月至今万得全A指数累计涨幅仅3.67%,而期间市场振幅达到11.35%。场外低风偏资金逐步进场,推动前期估值相对偏低,且存在较票息保护的低估值、高分红股票不断走强,如业绩优秀的周期股近期大幅上涨,进而形成了市场风格的持续切换。蓝筹指数涨幅有限,但是我们持续推荐的中证500指数继续大涨(周涨幅4.52%)创反弹新高,我们继续关注其调整后的买入机会,追高则有风险。
【贵金属】《华尔街日报》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可能利用9月21-22日的FOMC会议给出缩减QE的信号,并可能在11月2-3日的FOMC会议上正式开启Taper。考虑到美联储历来有通过《华尔街日报》放风的传统,因此市场对美联储Taper的预期升温,黄金承压回落。我们认为,金价的这种调整走势非常正常,即使再度大幅回落仍在预期之内,但是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之后仍是买入时机,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
【铜】铜精矿供应整体处于恢复趋势中,但仍存扰动风险,南美罢工声音此起披伏。8月受限电和检修影响,国内精铜产量环比继续回落至81.9万吨,9月随着检修结束,精铜产铜量有望小幅提升至83.2万吨,废铜供应持续偏紧且恢复预期较弱,紧供应难得到有效缓解,国内精铜库存仍维持在13万吨附近的低位,低库存托底价格。在需求端,精铜制杆开工表现亮眼,同比、环比均明显回暖,废铜紧张+消费淡季不淡共同推动了精铜库存的持续去化。整体上看,宏观情绪有望阶段性转为偏乐观,供需面仍偏紧,铜价有望延续震荡回升,支撑位6.8万,阻力位7.2万。
【锌】国内矿端供应增有限,而进口矿也较为紧张,冶炼厂提前预期冬储体现出四季度市场对原料端紧张的担忧。限电影响边际减弱,国储三批货源也如期落地,供给端温和增加。消费也步入旺季,叠加四季度提前冬储的原料紧张格局,国内基本面相对较强;同时海外消费企稳,升水高企,原料端增量有限,整体基本面也并不弱。库存方面,仍维持低位浮动,目前以国产锌消化为主,预计社库难现趋势性累库,继续给予锌价一定支撑。短期锌价仍难摆脱区间震荡,继续关注宏观面对价格走势的指引。
【钢材】上周,螺纹主力周环比上涨232元/吨,上周五收盘5640元/吨;热卷周环比上涨72元/吨,上周五收盘5911元/吨。上周全国建筑钢材成交量周平均值为22.57万吨,环比增0.82万吨,成交量持续回升,日均成交量一度冲高到19.5万吨。五大品种钢材社库降29.81万吨、厂库降25.50万吨,总库存降55.31万吨;螺纹钢社库降25.70万吨、厂库降19.19万吨。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1070.60万吨,较前一周升29.18万吨。随着需求明显的回升,钢材加速去库,我们认为钢铁金九银十的旺季已经来临。此外,7-8月疫情、汛情需求将有所回补,需求端上升的空间或比想象中要大;限产预期也在逐步加强,随着压产的任务加重,部分钢厂除了增加检修外或还需关闭电炉来减产。在供给收缩预期加强,需求持续回暖的背景下,9月份我们继续看好钢价,适合逢低做多。
【原油】近期原油市场一个意外的消息是,中国首次公开宣布将释放国家石油储备库存。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轮换方式分期分批组织投放国家储备原油,本次投放主要面向国内炼化一体化企业,用于缓解生产型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通过公开竞价销售向市场投放国家储备原油,将更好地稳定国内市场供需,有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国际油价暴跌,中国趁机采购了大量廉价原油,推测当前国家储备库存远高于往常水平。中国有足够的筹码调节自身原油供需,释放库存平抑价格过度上涨的风险,但这也意味着市场一直期待的第四批原油进口配额或将落空。倘若中国原油进口量下滑,那么市场一时间将不再需要那么多原油,相应地供应端也会根据需求预期而调整。在之前的上涨行情中,市场对四季度中国原油进口快速恢复抱有预期,而且高油价本身涵盖了这一因素。如果事实将多头假设证伪,预期差的产生将收回这部分溢价。
【橡胶】随着主产国割胶旺季逐渐临近,全球天然橡胶供应料将与日俱增,直到在明年1月达到顶峰。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7月,该组织成员国天然橡胶产量合计101.08万吨,同比增加4.22%;1-7月ANRPC总产量累计达596.47万吨,比去年同期的565.06万吨增长5.56%,较5年均值616.16万吨降低3.20%。根据过去5年ANRPC的统计结果,2016-2020年的8-12月,该组织成员国天然橡胶产量平均值分别为105.12、106.75、108.43、113.05和104.95万吨。可见东南亚雨季结束后,橡胶原料供应整体呈逐渐回升的态势。据此估算2021年8-12月,ANRPC成员国总产量分别为102.46、104.05、105.69、110.20和102.30万吨。预计2021年ANRPC成员国天然橡胶总产量大约为1120万吨,相比上一年度显著丰收,但受天气和疫情等因素干扰,较5年均值仍将下滑3%左右,整体上对胶价反弹构成沉重压力。
【豆类】受美国农业部下调美豆收割面积和市场对美豆出口保持乐观预期的共同影响,周五CBOT大豆期货市场止跌回升,盘中呈现粕强油弱走势。美国农业部在9月份月度供需报告中预计,美国2021/2022年度大豆播种面积为8720万英亩,较上月调低40万英亩;预计美豆收割面积为8640万英亩,较上月调低30万英亩;美豆单产预计为50.6蒲式耳/英亩,较上月调高0.6蒲式耳/英亩,美豆总产量预计为43.74亿蒲式耳,8月份的预估值为43.39亿蒲式耳。尽管美豆收割面积有所下调,但如果能实现预期单产,美豆产量仍将达到历史第三高水平。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从9月1日开始的2021/2022市场年度,截止9月2日当周,美豆出口销售净增147.19万吨,其中向中国出口销售76.40万吨。周五有民间出口商报告向中国出口销售13.2万吨大豆,来自中国市场的进口需求为美豆提供重要支撑。美国农业部报告利空落地,市场此前担心的美豆产量压力告一段落,美豆因此止跌回升。国内豆类市场油粕强弱格局转换,油脂遭遇抛压大幅下挫,粕类止跌回升,豆一延续震荡偏强走势。
【大豆】周五黑龙江产区大豆价格整体稳定,多地大豆价格运行在2.85-2.92元/斤,优质优价现象较突出。中储粮油脂公司上周在北安、嫩江、穆棱、哈尔滨等多个存储库进行国产大豆拍卖,尚未公布本周拍卖计划。中储粮拍卖大豆稳定供应,也为收购新豆腾出库容。东北产区大豆收购接近尾声,部分贸易商库存尚未消化。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布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21年中国大豆生产、消费、贸易和价格维持上月预测水平不变,其中国产大豆产量预计为1865万吨,较上年减少1.85%。近期中储粮拍卖大豆的消息未对市场形成明显利空压力,豆一期货重回震荡攀升节奏并逼近区间震荡上沿,随着9月底东北产区新豆大量上市,季节性供应压力将增加豆一期货向上突破的难度。预计今日豆一期货市场延续震荡走势,追高需谨慎,可盘中顺势短线参与或维持观望。
【豆粕菜粕】周五国内豆粕现货报价整体稳定,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在3620-3800元/吨运行。豆粕库存止升转降,油厂主动挺价带动豆粕现货市场表现强于期货。截至9月3日当周,全国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为95万吨,周度减少5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4万吨,比过去三年同期均值减少13万吨。市场预估9-10月大豆进口量约为1250万吨。尽管当前国内生猪存栏处于高位,刚需因素以及豆粕供应缺口担忧仍对价格有提振作用,但官方主导下的饲料配方调整方案对粕类和玉米的需求替代效应也在增强。周五粕类期货止跌反弹,油脂大跌导致部分买油卖粕的套利盘解锁是豆粕菜粕反弹的主要动力,油粕比值得到部分修正。近期国内豆粕市场与美豆联动性较强,受报告后美豆止跌反弹影响,成本驱动有望继续提升豆粕价格。预计今日粕类期货市场延续震荡回暖节奏,可逢低适量买入粕类期货多单或盘中短线顺势参与。
【油脂】周五CBOT豆油市场延续弱势继续下探,技术上保持调整节奏。马来西亚棕榈油周五延续弱势大幅回落,两大主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库存上升对市场影响较大。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公布的8月份供需数据显示,市8月末棕榈油库存环比攀升25.28%至187万吨,达到去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增幅超过了市场此前预估的16%,报告利空效应十分明显。船运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9月1-10日棕榈油出口环比增长50%-57%,主要是对印度和中国的出口大幅增长。此外,印度海关发布公告,宣布自9月11日起取消此前棕榈油进口减税政策,印度将对进口棕榈油恢复征收35.75%的进口关税,此举将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对印出口,可能加剧棕榈油市场的弱势反应。国内三大油脂库整体库存偏低,双节前下游备货需求旺盛仍为油脂价格高位运行提供支撑。周五国内油脂板块低开低走大幅下跌,马盘棕榈油利空报告是导致油脂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仍处亢奋状态,但油脂板块多头获利丰厚,近日追涨趋于谨慎,开始对利空题材敏感,如果继续回落可能会形成短期顶部。预计今日国内油脂板块维持弱势行情,可尝试性逢高抛空或继续保持观望。
中投期货早盘分析仅供参考
上一篇: 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1年9月14日)
下一篇: 中投早盘分析摘要(2021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