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财富期货,中金财富期货有限公司,前身为黑龙江省天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始创于1996年3月1日,2008年7月1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收购其80%股权并将注册资本金增至3亿元。2009年底将公司注册地址迁往深圳。2012年3月公司正式更名为“中投天琪期货有限公司”。2020年11月25日,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对公司100%控股。2021年12月22日,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4亿元。2022年5月6日,公司更名为“中金财富期货有限公司”,同时注册资本增加至7亿元。

400-108-7888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研究中心

首页 / 研究中心 / 研究报告 / 早盘视点

中投早盘分析摘要(12-29)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14-12-29 点击数:

【股指观点】央行确认非银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不缴纳准备金;石油暴利税起征点提高。周末消息面显示流动性和蓝筹股利多重重,预计蓝筹股将大幅走强推升指数,多单继续持有,中线看市场开始由估值回升切换到泡沫化阶段,场外投资者继续寻求逢低吸纳机会。(张伟)
【贵金属今日观点】在交投清淡的情况下,贵金属出现反弹,但预计幅度有限,美元走强仍然压制贵金属,中期弱势没有改变,仍然维持逢高做空思路。今日重点关注希腊总统选举,若进程不顺可能利空欧元利好美元,打压贵金属。(张磊)
【沪锌今日观点】沪锌主力1503合约开于16380元/吨,盘间窄幅整理于16350-16395元/吨。现货方面,0#现锌升水收窄20元/吨。持货商年末库存维持偏低水平,虽近期进口锌略流入市场,不过上海市场流通货源依旧不多;年末特征趋显,贸易商入市减少,交投活跃度下降,少有成交。近两日1502合约仓量继续后移,主力短线试空,上方20日30日60日均线粘连缠绕,压力较大,短线沪期锌上行压力较大,或维持16300-16500元的区间震荡态势。(李小薇)
【沪铜今日观点】由于缺乏外盘指引,沪期铜交投活跃度下降,成交量在9万手附近,区间内波动,开盘后一度在逢高试空盘打压下快速回落至45000元一线。 现货市场,沪期铜平盘整理,持货商节前无意加大换现力度,报价持坚,品牌间价差收窄,部分投机商吸收低价货源,牵制现铜贴水下降空间,报贴水160元/吨至贴水8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46220元/吨-46320元/吨,有价无市之态渐浓,交投有限。上期所近日公布当周铜库存增加12693吨至12693吨,因沪伦比值修复后大量进口铜进入国内市场,加上下游年末接货受限,导致精铜库存大幅增加。沪期铜技术性压力较重,在缺乏外盘指引下难有波动,等待外盘恢复交易后更多指引。沪铜中长期维持逢高沽空的思路。(李小薇)
【动力煤今日观点】上周五动力煤期货TC1501大幅反弹,由于日前贴水过大,基差逐步修复;05合约也随之出现一定的上涨,增量减仓。现货市场方面:港口报价维持稳定,截止上周五秦港Q5500动力煤平仓价格525,持平;京唐港525,持平;广州港澳煤库提价570,广州港印尼煤库提价560,持平。库存方面:截止上周五六大发电厂库存 1362.5吨,平均可用天数降至19.8天;港口库存有所下滑,秦皇岛库存693万吨(-16);锚地船舶数量27(-4),预到船舶数12(0),锚地船舶数量仍处于低位,下游采购热情薄弱;曹妃甸港库存675万吨(-13);海运费连续两个月持续下滑,上周五CBCFI报546.07(-0.14)。目前部分贸易商并不看好后期沿海煤炭市场走势,开始逐渐降价抛售前期积压煤炭,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煤炭市场运行压力。操作上建议关注05逢高抛空的机会。(孟令琳)
【焦煤焦炭今日观点】周五,焦煤焦炭期货延续震荡,焦炭1505收1006跌0.1%,焦煤1505收719跌0.55%。现货市场:国内焦炭现货市场整体持稳,港口库存总量降幅明显。现山西地区焦炭市场二级焦出厂含税价840-870元/吨,准一级880-930元/吨;唐山二级焦到厂含税价1040-1070元/吨,准一级1100-1130元/吨。国内炼焦煤市场延续平稳,供需矛盾突出,煤价承压运行。山西临汾安泽主焦精煤出厂含税780-790元/吨;山西临汾蒲县1/3焦煤出厂含税650元/吨。冬储期间下游补库意愿较差,整体对市场需求拉动作用有限,而且另一主要因素是,焦化企业及下游用户年底资金压力明显,导致需求预期较为悲观,近几周焦副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得多数焦企陷入亏损境地,然而焦企虽一直提涨,焦炭价格仍长期受到下游用户抵制。预计未来几周内焦炭市场疲弱格局仍将持续。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关注短线逢高沽空机会。焦炭1505 短期压力位1040;焦煤 1505短期压力位750。(刘慧峰)
【热卷今日观点】周五,热卷主力合约1505小幅下跌,收2820跌0.28%;主流地区现货价格3035元/吨,较前一日下跌5元/吨。临近年末,市场上资金压力空前紧张,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市场到处是降价甩货回笼资金的景象。由于今年的形势严峻及钢价的明显不明朗趋势客观存在,又都让冬储这个北方市场赖以维系的手段在今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据悉虽已有多家钢厂陆续出台今年的冬储政策,但贸易商反应仍十分平淡。操作上,建议前期空单继续持有,热卷1505合约短期压力位2900。(刘慧峰)
【PTA今日观点】CFR日本石脑油现货报500(未报)美元/吨,FOB韩国MX现货报633(-0)元/吨,CFR台湾PX现货报838(未报)美元/吨,PTA现货报4440(+50)元/吨,聚酯产品价格较前一交易日跌25-100元不等,PTA企业负荷76.3(+0),聚酯工厂负荷维持在79.6 (-0.4)%,江浙织机负荷维持在72.5(-0)%。江浙涤丝昨日产销气氛整体仍略显温吞,至下午4点之前平均估计在8-9成,江浙几家直纺工厂产销在100%、100%、50%、105%、105%、95%、70%、53%、65%、150%、50%。从基本面来看,上游成本端原油震荡偏弱,PX价格小幅回落。PTA企业国内综合负荷上升至76.3%,现货市场PTA内盘行情清淡,买气稍弱,聚酯工厂成交一般,报盘重心小幅下移至4580元/吨偏下,递盘4550元/吨以下,商谈4550元/吨附近,上午几单供应商出给贸易商4550-4580元/吨成交,聚酯工厂未闻成交。下游聚酯成交一般,江浙涤丝产销仍显温吞,终端需求有走弱迹象。考虑到近期PTA跟随成本端原油波动,操作上,参考原油波动以逢高抛空为主。(王万超)
【棉花今日观点】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报13617(-3)元/吨,2227B报12698(-2)元/吨,2129B报14315(-0)元/吨,OEC10S报13355(-50)元/吨,C32S报21930(-60)元/吨,JC40S报26210(-50)元/吨。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全国棉花产量616.1万吨 新疆367.7万吨,据中国棉花信息网统计,截至12月25日公示的新疆棉采购公示数据总量为128万吨,增加9.05万吨。疆棉竞卖方面,成交比例0.84%,成交平均价格14210元/吨,下游纺企对当前价格认可度依然不高。另外棉企对于质量较好的皮棉惜售心理较强,报价相对坚挺。下游企业补库消极,棉纱“明稳暗跌”。短期考虑到当前位置多空交织。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以观望为主。(王万超)
【鸡蛋今日观点】上周五鸡蛋期货主力合约1505冲高回落,缩量减仓。现货市场方面:上周五全国鸡蛋价格各省均价4.27元/斤,环比下跌0.01。主产区均价4.26,环比下跌0.01;主销区均价4.55,环比上涨0.01。供应方面,短期来看,目前贸易商收货较好收,贸易商库存正常偏少。需求方面,目前鸡蛋需求表现平淡,走货情况依然较慢,但有所好转。后期随着老鸡加速淘汰,供应会相对偏紧,同时,下游加工企业会逐步展开备货,需求会有一定的提振。操作上建议关注逢低买入的机会。(孟令琳)
【白糖今日观点】新糖南宁站台报价4380元/吨,价格上调10,成交一般。中国进口逾60万吨巴西糖和泰国糖。近期巴西降雨,对甘蔗生长有利。印度14/15榨季糖产量将达到2504万吨,略高于上年度水平,印度糖厂要求政府对进口糖征收40%的关税。北半球开榨,短期内糖价上涨乏力。目前国内新糖上市,国内需求无明显变化,市场供应充足。原油弱势,工业乙醇需求疲软。操作上,短期内国内新糖上市,供应端增加,短期内国内也重回弱势,波动区间4500-4900;长期需注意全球未来供应短缺,sr1505关注4500之下的买入机会。(卢时强)
【豆类基本面】周五CBOT豆类期货市场在技术性买盘带动下整体反弹收高,市场交投较为清淡。马来西亚棕榈油正在遭遇的洪灾影响也对市场反弹起到刺激作用。美豆供应压力与出口需求动力共同作用市场,在1000美分之上反复振荡,短期内仍缺少打破振荡的诱因。南美天气良好有助大豆生长,产量前景保持乐观,南美正在形成的产量压力仍是豆类市场重要的上行阻力。上周国内豆类市场先抑后扬,整体反弹。大豆持续反弹,价格明显抬升;粕类探底回升,延续振荡特征;油脂持续低位振荡,尚未摆脱弱势格局。美豆维持振荡走势,当前供过于求环境下反弹持续性恐欠佳。(于瑞光)
【大豆今日操作建议】产区新豆价格弱势稳定,毛粮价格多在2.00元/斤附近运行,农户惜售,贸易商入市谨慎,新豆销售缓慢。吉林省启动大豆直补政策,补贴措施与种植面积挂钩,在2015年5月底前将补贴资金足额发放给大豆实际种植者。直补政策落地有助于各方理性制定参与市场策略,产区贸易僵局有望改变。港口大豆分销价格局部跌破3400元/吨支撑,整体处于弱势。预计今日连豆市场延续振荡走势,建议投资者保持反弹思路,可适量持有大豆多单。(于瑞光)
【豆粕菜粕今日操作建议】美豆市场延续振荡模式,市场多空交织,缺少新动力打破目前盘整区间。国内豆粕现货市场走势偏弱,局部现货跌破3200元/吨。当前饲企采购不旺,油厂开工率维持高位,多以执行前期基差合同为主。进口大豆到港量增加,到货成本普遍偏低,豆粕价格反弹乏力。国内生猪价格整体回落,养殖业再陷经营困境。江西病死猪流入7省市的新闻将打压生猪需求,国内粕类市场再度承压。预计今日豆粕和菜粕延续振荡走势,建议投资者保持振荡思路,关注市场对生猪事件反应,以减持粕类多单思路为主。(于瑞光)

中投观点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