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非宣传月】投教小课堂(四)——以”解债“为名义的非法集资骗局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5-01-17 点击数:
典型案例:
2019年12月,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依法对众合XX公司涉嫌集资诈骗犯罪立案侦查,经查,2016年8月以来,众合XX公司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成立推广团队,对外宣称能够有效化解法院难以执行的"呆、坏、死账”等债务,以承诺每月返还固定收益为诱饵,诱使客户签订《债事服务协议》《易物卡购买合同》、《委托寄卖合同》并缴纳费用,向社会公开吸收资金。具体模式为:众合XX公司要求“解债"人(债权人或债务人)按“解债”金额的一定比例(一年期50%,两年期30%,三年期20%)缴纳费用充值购买易物卡,并缴纳“解债”金额7%-8%作为服务费,承诺提供等值黄金珠宝“质押",并从缴款次月起每月定量返款(债务总颜除以“解债”期限),直至期满债务返完。返款以积分方式返至客户易物卡上,积分可提现,也可在其线下签约商户或“全乐优品”APP网上商城购物消费。
常见手法:
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从事所谓“债事服务”“债务化解”“解债资讯”等业务的企业,以向“客户”提供债权债务抵消、托管、整合、化解、实物兑换等服务为名,承诺将“客户”手中的债权转化为持续现金流并定期返还收益,诱使“客户”缴纳咨询费、保证金,甚至“投资入股”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存在较大非法集资风险。
风险提示:
实践中,所谓的解债机构不负责审查债权债务关系的真实性,也不提供实质性的解债措施,本质上是以解债之名行集资之实,靠”拆东墙补西墙”集资来维系合同,由于解债活动的资金运转不存在可持续性,一旦出险,投资者将面临严重个人财产损失。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务必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债权债务纠纷,防止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