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供给压力来袭,豆一期货市场连跌不止
来源:中金财富期货 发布时间:2024-10-18 点击数:
供给压力来袭,豆一期货市场连跌不止
本文作者:中金财富期货研究所 于瑞光
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号:T040666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TZ002416
概述:秋季国产新豆上市以来,价格较去年同期出现较大跌幅。豆一期货市场承压回落,连刷逾四年新低。国产食品大豆供过于求和美豆丰产导致的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大幅下降是国产大豆市场出现超预期下跌的主要原因。
国产大豆连续三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食品豆供给过剩程度加重
在国家“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着力提高单产”的政策指导意见下,2024年中国大豆基本实现了稳产目标。国家农业农村部10月发布的月报显示,2024年中国大豆产量为2054万吨,同比下降30万吨,连续第三年保持在2000万吨之上。其中食用消费量预计为1560万吨,同比增加25万吨。由于国产大豆价格长期高于进口大豆,导致中国在每年需要进口近1亿吨大豆的同时,只有200万吨左右国产大豆参与压榨,而国内食用大豆消费量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无法消化的国产大豆只能以库存的形式向下一年累积。供给过剩是导致国产大豆价格连续下跌的内在原因。
美豆丰产预期兑现,进口大豆成本大幅回落
美国农业部本周公布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10月13日当周,美豆收割率为67%,高于市场预期的64%和去年同期的57%以及五年均值的51%。新豆集中上市形成的季节性供给压力持续显现。美国农业部在10月供需报告中预计2024年美国大豆产量为1.247亿吨,同比增加1143万吨。增产压力令美豆价格降至1000美分之下。受此影响,进口大豆成本价同样处于跌势。按10月16日盘面价格核算,12月船期的美国大豆到中国港口的完税成本约为3702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133元/吨。进口大豆价格大幅下降是拖累国产大豆市场进入低迷状态的重要外因。
产区大豆收割近尾声,价格维持弱势
从9月下旬开始,国产大豆陆续进入收割期。东北主产区利用10月初以来的晴好天气,快速推进大豆收割工作,目前已进入收割收尾阶段。受内外多重利空因素影响,2024年国产大豆上市后价格表现十分低迷。10月15日,黑龙江省密山某企业各等级新豆收购价格如下:42%蛋白以上2.0元/斤,41%蛋白以上1.95元/斤,39.5%蛋白以上1.95元/斤,38.5%蛋白以上1.85元/斤。黑龙江绥化某食品企业收购价格如下:39.5%蛋白以上1.95元/斤,38.5%蛋白以上1.90元/斤,38%蛋白以上1.88元/斤。各地大豆价格较上年同期均出现大幅回落。
近期国产大豆市场展望
从外部市场看,美豆丰产预期正在兑现,机构预计巴西新季大豆产量将再创新高,供给宽松仍是限制美豆价格回升的关键。从国内市场看,受产区大豆现货低迷影响,国庆节过后,豆一期货市场出现破位下跌之势开启新一轮下跌行情。从期货盘面表现看,虽然目前豆一和豆二对应月份的期货价差已收敛至300元/吨左右,但在比价效应下,国产大豆压榨窗口仍无法开启,缺少压榨转化就无法解决国产大豆供给过剩局面,也无法从需求端提振豆价回升。中储粮2023年秋季公布的国产大豆收购价格为2.51元/斤,目前尚未公布新豆收购价格。从产区市场供需现状看,今年中储粮的大豆收购价格基本不会高于4000元/吨。中储粮入市收购有助于防止豆价进一步下滑,但扭转国产大豆颓势的作用不大。
法律声明
版权免责声明:本报告由中金财富期货有限公司提供,未经中金财富期货事先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印、传送、转发或出版作任何用途。合法取得本报告的途径为本公司授权的渠道,由公司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转发责任,非通过正当渠道获得的报告均为非法,我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报告内容免责:本报告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金财富期货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
报告使用免责:本报告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本资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对所述期货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我公司及研究人员不对投资者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中金财富期货有限公司
公司网站:https://www.ciccwmf.cn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6001号太平金融大厦4203-4205单元
邮编:518038
传真:0755-82912900
总机:0755-82912900
附件:1、20241017【农产品】大豆:供给压力来袭,豆一期货市场连跌不止.pdf
上一篇: 油价走势的地缘政治二元论